十一月底,工地上天冷歇得早,薛宇林春云两人在外面无事可干只能回家。
薛如海有一种矛盾的高兴,一方面为儿子又回到自己身边,另一方面又在想如果儿子能好好按他的安排工作也没有分开这一说,但无论如何,现在的他总是高兴更多,因为儿子是儿子,是儿子就总能被原谅。
薛露凝当然就没那么高兴了,期末考试在即她更加一门心思扎到书里,每天学得不问世事,就像薛雪寒一样。
说到薛雪寒,她最近几次月考成绩很不稳定,忽上忽下的,脾气更差了,有天在饭桌上薛宇拿这事调侃了几句,她气到摔筷子直接走人,连饭也不吃。
薛露凝虽然觉得“玩笑话”过分,但小孩子在饭桌上是没有指责大人的资格的,还是薛如海有些过意不去,让她去看看姐姐的情况,她才能放下食不知味的饭碗,去表达自己的关心。
薛雪寒关了门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她在门口屏息听了会儿,确认没听到抽泣声,才小心翼翼地敲敲门进去,她知道姐姐的倔强,也不愿意看到她的眼泪。
“姐,你刚都没吃两口,饿不饿,我给你端饭过来咱俩一起吃好不好?”薛露凝走到床边蹲下问她。
“气都气饱了还吃什么!”薛雪寒转过身背对着她。
“生气也要吃饭呀,你每天学习那么辛苦,饿一顿体力要跟不上了。”
“那又怎么样!反正我就是笨就是钝脑袋怎么也学不会记不住!”这句里已然带了点哭腔。
“他一个没上过高中的能有多聪明?你问问他是不是学不进去所以不再念书了?他都这样了凭什么那么说你呀!”薛露凝为姐姐争辩的心占了上风,没注意这几句话说得有点重。
毕竟自从姐弟俩来了之后,她和姐姐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姐姐因为启蒙晚基础不好,所以就是要花费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去学习去理解,连爷爷有时都会看着苦学的姐姐叹气,懊悔自己没有更早把两个孩子接到城里。
虽然姐姐上了高三脾气变得阴晴不定,薛露凝有点怕她,尽量绕着她走,但那也是避免打扰她学习,并不是因为讨厌她。
薛宇倒好,什么都不知道就在那里用轻松的语气调侃,说姐姐这么笨不如随便学学早点嫁人挣点彩礼钱,饭桌上每个人都把这当成笑话,没有一个人在意薛雪寒为此呕心沥血的付出,她替姐姐觉得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