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露凝有时候会疑惑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明明刚结束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怎么转眼就到了高三的百日誓师大会——当然不是指她。
是说薛雪寒。
那段时间学校里有种莫名的亢奋感,每个高三教室门外的墙上都挂了加油激励的横幅,上面布满了学生们的留言和签名,大家写自己想去的大学、高考结束想做的事、未来想成为的人……
在教学楼外打眼一看红彤彤的、有步履匆匆拿着书的学生所在的区域就是高三的地盘。
低年级的老师用“你们看看现在高三冲刺的状态多让人紧张,我们更要趁现在打好基础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去告诫学生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临时抱佛脚;高三的老师则会换一套话术,说“努力是会出奇迹的,只要现在开始也不算晚,一天能进步一点到高考也能涨不少分千万不要放弃”。
在这种矛盾又紧张的氛围里,薛露凝第一次对高考这件事有了实感。
姐姐肉眼可见的焦虑。
薛雪寒好像一直不太懂怎么放松,她总是一刻也不敢停地努力,可结果并不每次都如她所愿,直到现在,她的分数还在往年的二本线左右徘徊,什么理想大学想去的地方,她根本没空想那些。
“努力是帆,理想是船,冲向彼岸,定能夺冠!”
这个横幅拿进教室让大家签名的时候她就在疑惑,努力是实实在在落在课本卷子上的一行行笔迹,理想是头脑中虚无缥缈的随时在变的念头,怎么虚幻的东西反而做了承载实质的船,而有迹可循的东西偏要被没有实体的风操纵?
轮到她写了,看到有几个龙飞凤舞的字体张扬地落在显眼的位置,她都能想象到写下这些字的同学怀着怎样的心情,一定是自信、骄傲,这样地确信自己的未来,是她现在不敢想的事。
但她也只是稍微这样想了想,然后拿起笔在横幅角落的位置写下“梅花香自苦寒来”,签上自己的名字。
不管别人怎么想,对现在的她而言,也只剩下“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条路了。
所以她没有多想,继续埋头苦读。
但其实,在薛雪寒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股隐隐的“就要到头了”的释然感——只要熬过这三个月,熬完这剩下的最后一百天,就能看到一点未来的曙光。
无论是好是坏,结局总会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