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芬一噎,半天说不出话来。
是啊,费了那么大劲儿,要是半途而废,死老太婆把钱都给那几家了怎么办。
如果不去,就是给了他们无从得知。
素芬心里盘算着,公公在世的时候,老两口收租种地攒了好几十万。
公公走后,这些钱陆陆续续被兄妹几个哄走了。
别人拿了多少钱她不知道,但是她算过自家,不算每个月老太婆固定给的两千,光存款就拿走了十万。
丈夫花三万买了个摩托,她父母出国旅游,拿走了两万,还给她妈买了条钻石项链,为了巴结堂哥,给堂嫂买了条珍珠项链。
最后,剩的钱都被丈夫故意输给堂哥了,十万听着挺多,真不禁花。
老太婆之前从每个月收到的租金里抽出两千打给他们,在燕城,两千不多。
可她工资、补贴、奖金全部加一起,一个月也就一千多点。
丈夫的月收比她多一点,但两人加一起也不到三千。
因为工资低,她好多同事辞去铁饭碗下了海,成了私营老板。
赚得多不多她不知道,但过得一定比她好。
不过,这些小老板也就外表光鲜,内里不堪一击。
低三下四的看别人脸色,钻进了钱眼里,她觉得这些下海的同事都变得特庸俗。
还是上班好,轻松又体面,工作证一亮,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
老太婆每个月补贴给他们两千,加上他们本身的工资,虽然买不起名牌,但也活的挺滋润。
现在老太婆发怪,停了每个月的补贴,还给自己买了那么多好东西。
素芬想到这儿就蹙眉,丈夫兄妹几个不是把老太婆掏空了么,她手里怎么还有钱,每个月的租金是不少,但也架不住她这个花法呀。
不行,每个周末还是得去曹家村,这个老太婆手里一定还握着底牌,肯定是个大数额。
如果他们不去,可就便宜那几家了。
说来也巧,卫东、卫民、卫红三家同卫军素芬想法是一样的。
虽然不满意贴钱又出力,但一想,自己不去,万一老娘想通了把钱给了另几家怎么办。
这样一来,自己不就吃亏了。
所以,再苦再累再不愿都得在老宅耗着,现在大家伙比的就是耐心。
谁没耐心谁淘汰。
兄妹四个巴不得有人不去呢,淘汰一个,分钱的人就少一个。
他们怎么想,陈嘉才不管呢,她呢就每天吃好喝好乐淘淘的,但是钱袋子捂得紧紧的。
大子一个不出,偶尔给孙子孙女一张百元大钞当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