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青史长河
1. 雨夜归人
雨水顺着陈默的眉骨流进眼眶,蛰得生疼。他站在国安局大院铁门前,青铜匣子在怀中越来越沉。匣盖缝隙渗出的液体浸透衬衫,在胸口凝成冰凉的蛇形。
"陈处长?"门卫老张的伞遮过来时,青铜匣突然发出金石相击的清响。陈默低头,看见匣面云纹间浮现出细小的铭文——是《贞观政要》里魏征那句谏言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锈蚀:"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
老张的手电光扫过匣子,突然"啊"地后退半步。陈默顺着光线看去,自己托着匣底的右手掌纹竟与青铜纹路完美重合,仿佛皮肉正在熔进古器。
"您脸色很差..."老张的声音在雨声中飘忽。
陈默抹了把脸,掌心赫然沾着蓝色水渍。他想起林薇最后那条短信——"青史为鉴"四个字此刻正在匣内闪烁,像被困在青铜里的萤火。
2. 档案室的墨迹
机要档案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陈默用周明远的学者证刷开1998年密档时,铜钥匙在他指间发烫。缺页处新夹的化验单墨迹未干,在紫外线灯下显出三行隐形字迹:
第一毒:乌头碱(发于心)
第二毒:铊盐(蚀于骨)
第三药:解毒剂(困于魂)
档案架最底层的黑皮本子哗啦啦自动翻页,停在梁冀传插图处。陈默的指尖刚触到"照骨镜"三个字,整页纸突然碳化,碎屑在他指间化作青烟。墙上的电子钟在23:59分定格,秒针开始逆时针旋转。
身后传来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陈默转身,看见自己三小时前翻过的档案正一页页恢复原状,仿佛时间正在倒流。唯有青铜匣在桌上震动,渗出更多蓝色液体,在地面聚成"永和三年"四个篆字。
3. 病房里的时间
周明远的病房弥漫着鸢尾花的腐败香气。陈默推门时,心电监护仪正发出悠长的嗡鸣。床头的《贞观政要》翻开着,扉页新增的那行"青史为火"墨迹深嵌纸纤维,像是二十年前就写下的。
"老师?"
陈默去扶老人肩膀时,发现病号服下摆沾着泥渍——正是历史系大楼废墟特有的红粘土。窗台上,碎花瓶的裂痕组成一个箭头,指向楼下正在施工的新地基。
监控录像显示,周明远最后的活动轨迹是走向窗边。但陈默在窗框外侧发现了半枚指纹——属于郑国栋的右手小指。
---
4. 安检仪前的选择
国际机场的安检通道排着长队。陈默通过警务系统查到,林薇的航班还有四十分钟起飞。X光机前的警报突然响起,操作员正对一个墨镜女子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