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州城内,热闹非凡。青鸟一行三人牵着马,悠然漫步在繁华的街头。眼前的街市,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既有行色匆匆的往来商客,他们背着行囊,眼神中透着对商机的敏锐与渴望;也有悠然自得的当地百姓,或挎着菜篮,或牵着孩童,享受着这平凡日子里的烟火气;当然,还有从其他地方一路乞讨而来的苦难之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前一个乞讨之人正双手合十地向着给予他施舍的路人连连拜谢。
看着这一切,三人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眼前繁华的惊叹,也有对世间苦难的悲悯与叹息。
青鸟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昨日,凤锦像只欢快的雀鸟,在他耳边叽叽喳喳,吵嚷着非要去看应福寺石窟,之后连凤鸣也一同参合进来。经不住二人的软磨硬泡,三人这才改变路线,前往应福寺。
暮鼓晨钟,梵音袅袅,青鸟三人踏入应福寺。只见庙宇之中香烟氤氲,缥缈的烟气似是连接尘世与佛缘的纽带。
应福寺的住持渡尘法师,与玄真子道人乃是旧相识。此前,渡尘法师已收到玄真子道人传递的关于魔族异动的消息,见三人前来,神色关切,当即热情相迎,邀请他们一同用斋饭。
斋堂内,众人皆默默不语,唯有各自进食的细微声响。斋饭过后,渡尘法师引着他们来到禅房,分宾主落座。三人与渡尘法师围坐于禅房之中,交谈的话题从原州城中发生的事件,逐渐转向令人忧心的魔族动向,你来我往,言辞间满是对局势的关切与思索。不知不觉,日头已然高悬,日光透过窗棂,直直地洒落在地面上,昭示着已至正午时分。
这时,青鸟三人起身,向着渡尘法师恭敬行礼,言辞恳切地道别。原来,渡尘法师见交谈已毕,便热情相邀,想要带领他们在应福寺内四处游览,领略寺中的清幽景致与深厚佛韵。然而,青鸟深知法师平日事务繁忙,既要处理寺内诸多杂务,又需潜心清修,实在不便过多打扰。于是,他面带谦逊的微笑,语气委婉却又态度坚决地婉拒道:“法师慈悲,只是我们贸然叨扰许久,已深感不安,实在不愿再耽误您宝贵的修行和寺中事务,还望法师海涵。”
渡尘法师闻言,微微颔首,眼中满是理解与赞许。待告别法师后,青鸟三人才真正放松下来,怀揣着好奇与期待,沿着寺院的小径,开始自由自在地四处游览。
青鸟、凤鸣和凤锦漫步其间,踏入石窟的刹那,时间仿若凝固。一尊尊佛像安然端坐,慈悲的目光穿透岁月尘埃,凝视着世间万物。繁复精美的壁画,在昏黄的光线里若隐若现,壁画上的色彩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仍顽强地保留着往昔的明艳。线条勾勒出的人物栩栩如生,他们或衣袂飘飘,或合十端坐,在斑驳的光影里,生动演绎着佛经典籍里的故事。
他们沿着蜿蜒的石窟通道徐徐前行,时而驻足端详,时而低声交流,完全沉浸在那庄严肃穆又充满神秘的氛围之中,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暮色如墨般缓缓蔓延开来。眼见天色已晚,周围渐渐被黑暗笼罩,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应福寺附近寻觅了一家客栈投宿。也正因如此,直至今日,他们才终于踏入邠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