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癫子疑惑地说道,他理解崇敬,却不太明白这种跨越年龄的情感为何如此深厚,如此持久。
“如果有一丝可能,哪怕他已经八十岁、一百岁,要是能有机会亲眼见见他,跟他说上一句话,我也心甘情愿!”
黎杏花的话语中,满是坚定与执着,那是一种近乎信仰的崇拜,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我小时候听奶奶说,他做的木碗能自动保温,盛上热粥半天都不凉,因为碗壁有特殊的夹层;他编的竹篮能沥水却不漏米,竹丝排列有特殊的规律,这些都不是神话,是真真切切的本事,村里的老人都见过!”
在她说出这句话时,周围的空气中似乎有无数细小的光点在跳跃,那是阳光透过尘埃形成的微粒,仿佛在为她的话语作证,闪烁不定,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这些光点带着对传奇的向往,对美好的憧憬,温暖而明亮,照亮了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驱散了阴暗。
谁说女子无真心,只看能否赢得芳心。
黎杏花的这份爱,不是世俗的男女之情,而是对极致技艺的痴迷,对坚韧品格的敬佩,对乡土传奇的自豪。
这份情感理直气壮,情真意切,爱得无比坦荡与骄傲,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
它像山间的清泉,纯粹而清澈,能映照出人心;像崖边的青松,坚定而执着,能抵御风雨。
感情真挚到这般程度,已然毫无保留,真的可以昭告天下,不带半点虚假与扭捏,是最朴素也最动人的情感,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我也跟你一样佩服,原来他十一岁时,就做出了这把梯子。”
邱癫子感慨道,语气中满是赞叹,他终于理解了这份情感的分量,那是对人类创造力的由衷赞美,是对不屈精神的肯定。
“你也看出来了?这架梯子可是他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