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这片天地已然沦为黎杏花与邱癫子带着的五个小朋友的神秘专属领域,其他人的气息都被压制到了最低,如同空气中的尘埃,微不足道,连他们的呼吸声都变得很轻,几乎听不见。
周遭的空气仿若凝固,一丝风也没有,树叶都静止在枝头,纹丝不动,连最轻薄的柳叶都没有晃动,叶片边缘的锯齿清晰可见,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不知名的虫鸣,“唧唧”声短促而微弱,断断续续,像是濒死的哀鸣,更添了几分阴森之感。
在这静谧中,隐隐能感觉到灵力的异常波动,如同平静湖面下的暗流,在地表之下涌动,偶尔能看到地面鼓起一个小小的土包,又迅速平复,似乎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让人心头发紧,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吸气时胸口微微起伏,生怕惊动了潜藏的未知。
汪东西的大瓦房呈现出五间两磨的格局。
所谓五间,便是一字排开的五个标准间,每间宽一丈二,深两丈,墙体是用青砖砌成,砖缝之间的水泥饱满,如同白色的丝带将青砖连接,坚固耐用,经历风雨侵蚀而不倒; 正中间是一间堂屋,屋脊比两侧高出三尺,寓意“中为尊”,彰显着家族的主次分明,屋脊两端的鸱吻栩栩如生,能吞噬邪祟,左右两侧各分布着两间侧室,对称工整,门窗的位置都一一对应,如同镜像。
在忧乐沟这个地方,侧室被当地人称作“房圈屋”,它不仅承担着起居的功能,摆放着床、衣柜等家具,床是雕花木床,上面刻着福禄寿喜的图案,衣柜是樟木制成,能防虫蛀,还肩负着储存粮食与杂物的重任,墙角都用石灰刷过,雪白如新,防潮防虫,粮食储存在这里,能保存很久都不发霉,麦粒一年后取出,依旧饱满如新。
那时的农民们,还未曾有专门书房的概念,堂屋便集供奉香火、充当客厅与餐厅等诸多功能于一体,香案上摆着祖宗牌位,牌位用紫檀木制成,质地坚硬,上面刻着祖宗的名字,字迹古朴,庄严肃穆;牌位前的香炉常年香烟缭绕,灵气氤氲,香气淡雅,是上好的檀香,能宁神静气,让进入堂屋的人心神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