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前这团火焰,分明蕴含着太阳的本源道韵:火苗每跳动七次,便会形成一个直径三寸的微型日轮图案,轮沿的火焰流苏与真正的太阳日珥一模一样;火焰中心那点深金色,与他此前窥见的太阳核心混沌能量有着相同的波动频率,每秒钟震颤三万次,对应着天地间的“生灭之道“。
他曾以九成灵识试探丹火极限,如今才明白,不是丹火有极限,而是自己的认知像层无形的茧,死死束缚着这轮沉睡的太阳。
“以太阳为观想,修炼丹阳......“月平喃喃自语,识海中自动浮现出太阳的全息影像,从日冕层翻腾的金色气流,到色球层瑰丽的玫瑰色光环,再到内核处翻滚的混沌火海,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辨,连黑子群移动的轨迹都纤毫毕现。
这绝非易事,古往今来,敢以天地异象为观想对象的修士寥寥无几,更何况是太阳这等至阳至刚的存在。
据说上古有位“夸父真人“,曾试图效仿太阳运转轨迹修炼“逐日功“,在最后关头因无法承受太阳本源的灼烧,灵脉化作飞灰,只在终南山留下一片终年炽热的焦土,至今仍能看到灵脉灼烧后的琉璃状结晶。
他深知其中艰难:太阳的能量过于狂暴,观想时需将灵识化作探针深入其核心,稍有不慎便会被那足以熔化星辰的道韵灼伤识海,轻则灵智受损,重则沦为白痴;其法则体系精密如星辰轨迹,太阳自转与公转的夹角、黑子群消长的周期、耀斑爆发的能量阈值,任何一处模仿偏差,都可能导致灵力逆行,轻则走火入魔沦为只知破坏的疯修,重则丹田炸裂化作一团血雾;更重要的是,太阳的“阳“是极致的外放,亿万年来向宇宙辐射着无尽能量,而修士丹田不过方寸之地,如何将这股外放之力压缩成可控的丹阳,便是横亘在眼前的第一道难关,相当于要把整条江河的水都装进一只瓷碗。
“需先修丹月,以阴养阳。“月平目光渐凝,想起《玄黄至宝典》中“日月相济“的记载,书页上那对相互环绕的日月图腾此刻在识海中熠熠生辉。
月为阴,其性内敛,能涵纳万物;日为阳,其性外放,可普照四方,阴能涵阳则不至暴烈,阳能融阴方得长久,唯有先修成丹月,以月之阴柔为容器,才能承载太阳的至阳之力。
他当即盘膝而坐,运转“望日诀“的反向法门——“观月术“,这门秘术需在子时对着满月修炼,此刻虽非满月,他却以灵识模拟月华清辉,识海中金光大盛,缓缓化作一轮直径丈许的皎洁银月,月面上的环形山纹路与真实月球一般无二。
这丹月并非寻常的月亮影像,而是以自身阴属性灵力为骨,抽取了周身三百六十处阴脉的精纯灵力,凝聚成月轮的骨架;以太阳法则中的收敛之道为魂,将“越分越多“法则里的“藏“字诀融入其中。
月平引导着丹田的丹火向月轮靠近,橘红色的火焰触碰到银月的刹那,发出“滋啦“的轻响,无数金色火星飞溅而出,在空中凝结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旋即化作点点流光,在丹田内形成一片微型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