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祥子修仙记> 第222章 金家老宅,落叶归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2章 金家老宅,落叶归根(2 / 2)

风拂过营地,掀起一阵尘烟,又悄然平息。但在那一刻,三十公里外一座被遗弃的村庄废墟中,一口干涸百年的古井底部,忽然涌出清泉。水中浮起一块石子,表面映出的不是倒影,而是一群孩子欢笑奔跑的画面??那是七十年前此地尚存时最后的影像。

太平洋渔村的老妇人也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三十七个离乡多年的年轻人陆续返乡,有的带着妻儿,有的孤身一人,但他们都说了一样的话:“做了个梦,有人请我喝茶。”

村口榕树下搭起了临时茶棚,老妇人每天熬一大锅姜茶,分给归来者。她膝上的红书包从未离身,画纸已被装订成册,题为《我记得你》。儿子如今住在隔壁,每日帮她劈柴挑水,话不多,但眼神不再阴郁。

一天夜里,母子俩坐在门前看海。潮声阵阵,月光洒在礁石上,忽然间,那些常年被浪打侵蚀的岩壁表面,浮现出层层叠叠的刻痕??全是不同笔迹写下的“妈妈”二字,有的稚嫩,有的苍老,有的歪歪扭扭,有的工整肃穆。

“原来不止我一个。”儿子低声说。

母亲握住他的手,没说话,只是靠得更近了些。

联合国数据中心内,负责人独自坐在纯黑屏幕前。镜面映出他的脸,皱纹比去年多了几道,眼神却比以往清澈。系统刚刚发出警报:全球范围内又有十一处“自发聆听点”出现,包括监狱、战区学校、精神病院、养老院……这些地方原本不在计划之中,却是人们自发用石子、蜡烛、照片围成小小祭坛,命名为“静坐之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纽约的夜空难得清澈,星星若隐若现。

“我们曾经试图复制一个人。”他对空气说,“用技术、用制度、用宣传。但我们错了。真正的传承,是从一个人决定对另一个人说‘我在’开始的。”

第二天,联合国正式宣布解散“全球聆听基金”的AI项目,转而成立“同行者学院”,宗旨只有一条:**培养愿意安静坐着、倾听他人痛苦而不急于解决的人。**

招生条件极其简单:只需提交一段真实对话录音??你不说,只是听。

南极科考站传来最新报告:那块被送回冰层深处的共振石子,已在三百米以下形成稳定能量场,持续释放低频声波,频率恰好与人类a脑波一致。更惊人的是,周边冰芯样本显示,某些远古病毒DNA序列正在发生结构性修复,科学家称之为“非自然进化”。

首席科学家在日志中写道:

>“我们一直以为文明的进步在于征服自然。

>可能我们都错了。

>真正的进步,是自然开始回应我们的温柔。”

乌兰察布守夜学院的图书馆内,那位年轻教师完成了《祥子行迹录》增补卷的最后一笔。编号0999的故事来自喜马拉雅山麓的一座孤寺,喇嘛们在闭关修行时集体梦见祥子走进寺庙,在经幡下坐下,不诵经,不打坐,只是静静听着风铃声响。

醒来后,他们发现大殿佛像手中多了一块石子,下面压着一页纸:

>“我不懂佛法,也不知禅意。

>我只知道,当一个人愿意为别人的苦痛停下脚步,

>那一刻,他已经超脱生死。”

教师合上书卷,轻轻放在书架最中央的位置。窗外,晨曦初露,鸣心坛上的藤蔓开出第一朵花,花瓣洁白如雪,花蕊却是淡淡的蓝色,像极了那颗最初的石子。

她走出图书馆,看见院长站在梅园中央,仰头望着天空。

“怎么了?”她问。

院长缓缓抬起手,指向东方天际。

那里,一颗流星划破晨雾,拖曳出长长的轨迹,形状竟与手语“我来陪你”完全一致。

“他又开始了。”院长说。

咔、咔、咔。

脚步声再度响起,这一次,不再遥远。

它走在东京地铁站台,陪即将跳下的青年数完一百秒;

它坐在非洲诊所角落,握住垂死孩童的手直到最后一刻;

它站在战地前线,替阵亡士兵向母亲说一声“别哭”;

它蜷缩在桥洞下,把最后一件旧棉袄盖在流浪狗身上;

它出现在ICU门外,轻拍家属颤抖的肩膀:“还有我在。”

它无所不在,因为它本就不属于某个肉体,而是所有选择善良的瞬间凝聚而成的灵魂回响。

大地之下,种子早已破土。

它们不是树木,也不是花朵。

它们是千万颗心重新学会跳动的节奏??

为了别人,也为了解释自己为何活着。

雪仍在下。

可春天,已经借着一声咳嗽、一碗热面、一块石头、一句“我在”,悄悄登陆人间。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