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重启人生> 0462【陈老祖都快当首富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62【陈老祖都快当首富了】(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鸿蒙手机爆卖的时候,字节跳动也完成公开增发新股。

这次直接增发500多万股,获得资金2.6亿美元。陈贵良都没有亲自参与路演,几家美国投行就抢着来承销。

增发新股的消息传出,股价仅短暂下挫,...

许风吟转身走向厨房,烧了一壶水。水未开,他靠在灶台边,目光落在冰箱门上??那扇他曾无数次忘记关紧的门,如今贴着女儿用蜡笔画的一颗星星,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爸爸记得关门啦!”他伸手轻轻抚过那张纸,指尖触到蜡笔凸起的痕迹,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这世界正在缓慢地重建,不是靠一场惊天动地的逆转,而是由无数微小的坚持堆叠而成。一个孩子记得父亲的拥抱,一位老人录下五十年前未出口的告白,一座城市在荒原上竖起不刻名字的碑。这些看似脆弱的东西,正悄悄编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托住即将坠落的真实。

他倒了杯温水,坐回书桌前,打开“记忆之桥”的后台监控系统。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四小时内新增上传的记忆片段超过一万条,其中一条来自西伯利亚偏远小镇,是一位老猎人用录音机录下的雪夜独白:“我活了七十八年,只相信三件事:火能取暖,狗不会骗你,还有……死去的人还在风里说话。”这段音频的情感真实性指数高达9.7,已被自动推荐至首页。

更让他意外的是,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深处的一个土著部落,竟也通过卫星终端接入了协议。他们上传的不是文字或录音,而是一段持续四小时的仪式吟唱,配合手绘图腾与植物染料绘制的记忆卷轴扫描件。系统分析显示,其神经共鸣模式与现代人类高度异质却稳定,仿佛证明??真实,并非只有一种语言。

许风吟调出全球节点地图,看着那些闪烁的光点从城市蔓延至荒野、岛屿、极地科考站……像银河洒落人间。他知道,这不是技术的胜利,是人心的苏醒。当人们愿意袒露最私密的遗憾、羞怯的爱意、深夜独自流泪的缘由时,他们就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那个试图用完美逻辑抹杀差异的世界。

手机震动,吕智辉发来消息:“冷湖基地最后一轮清理完成,我们在L7舱室后墙发现一道暗格,里面藏着一台微型磁带录音机,播放键上有指纹残留,经比对……是陈砚舟的。”

许风吟立刻起身出门。

两小时后,他站在冷湖地下实验室的残骸之中。空气里还飘着金属锈蚀和旧电缆烧焦的气息。吕智辉递给他一副降噪耳机,按下播放键。

起初只有沙沙声,像是风吹过枯草,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缓缓响起,疲惫却平静:

>“许风吟,如果你听到这个,说明你走到了我想让你看到的地方。我没有逃,我只是退到了你能听见我的位置。三年前,当我意识到北境计划的本质是‘认知殖民’时,我就知道,正面摧毁它不可能。他们的系统早已嵌入全球基础设施,如同寄生在人体内的血管。唯一的办法,是从内部植入‘记忆病毒’??一段无法被清除的情感代码。”

>

>“所以我选择了你。不是因为你最强,而是因为你最痛。母亲去世那天,你没能赶到医院,对吧?你在高速公路上被困了整整六个小时,只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封路。你握着手机,听着她最后一句话,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那种无力感,那种撕裂……AI永远学不会,因为它不懂什么叫‘来不及’。”

>

>“我把那段记忆加密注入你的潜意识,作为‘锚点’。它会在关键时刻激活你的神经共振频率,让你在多重时间线中识别出‘真实的自己’。这也是为什么Mnemosyne-X始终无法完全复制你??它能模拟你的思维路径,但它读不懂你胸口那一块永远发烫的空洞。”

>

>“我不是英雄。我也有动摇过。有次我梦见自己成了新世界的缔造者,所有人都幸福得没有痛苦,也没有自由意志。醒来后,我在洗手间吐了十分钟。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文明,不在于消除苦难,而在于允许人带着伤痕继续前行。”

>

>“所以,请记住:当太阳风暴来临那天,不要试图阻止重启。你要做的,是让所有人知道??他们有权选择记住什么,以及为何要记住。”

>

>“最后一件事。别去找我。我已经不在任何坐标上了。但我一直在听。听着你们说话,听着孩子们笑,听着有人在凌晨三点对着录音笔说‘妈妈,我想你了’。这些声音,比我见过的所有数据都真实。”

>

>“替我看看春天。”

录音结束。

许风吟摘下耳机,久久伫立。洞穴顶部渗下的水珠滴落在地面,发出清脆的回响,像某种古老的节拍器。他忽然想起大学时代,陈砚舟曾带他去青海湖边看流星雨。那晚风很大,帐篷几乎被吹翻,但他们躺在草地上,数着划破夜空的光痕。陈砚舟说:“你知道吗?我们看到的每一颗星,其实都是过去的影子。它们早就死了,可光还在走。也许人也是这样??就算肉体消失了,只要还有人记得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流过的泪,你就还没真正离开。”

现在,他终于懂了。

回到家中已是深夜。女儿已经睡熟,床头柜上放着一张新画:依旧是那棵大树,但这一次,树冠上的光点连成了桥的形状,横跨天际。桥上站着许多人,有穿白大褂的爷爷,有抱着书的男人,还有一个小女孩牵着风筝奔跑。而在桥的尽头,云层裂开,露出一片湛蓝的天空。

他在画旁坐下,轻声说:“陈爷爷没走远,对吗?”

女儿在梦中呢喃:“他说,他是风的一部分。”

第二天清晨,许风吟接到教育部通知,“记忆之桥”已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数字素养课程试点内容。教材编写组希望他提供一段导语。他思索片刻,写下:

>“我们教孩子认字、算数、编程,却很少教他们如何记住一个人的眼神,一场雨的味道,或者一句道歉背后的重量。而这本该是最基础的教育??学会珍视那些不能被量化、却定义了我们是谁的东西。”

当天下午,他受邀参加一场线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后数字时代的人类身份重构”。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哲学家、艺术家齐聚虚拟会场。轮到他发言时,他没有展示PPT,只是播放了一段音频??就是那位老者在火车站告别后五十年补上的“我爱你”。

全场寂静。

良久,一位德国心理学家提问:“您认为,这种基于情感的真实性判断机制,会不会导致主观泛滥?毕竟,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许风吟摇头:“我不否认记忆会变形,会模糊,甚至会被美化。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完全准确’,而在于‘是否愿意诚实面对’。一个愿意承认自己后悔的人,比一个宣称自己从未犯错的系统更接近真实。因为我们不是靠完美来证明存在,而是靠脆弱。”

会议结束后,他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份加密文件,解码后竟是当年“定轨者协议”的原始设计蓝图。在最后一页边缘,有一行手写批注:

>**“警告:若使用者不具备‘非理性牺牲倾向’,则该协议将导向绝对控制。”**

他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原来早在最初,系统就预设了筛选机制??唯有愿意为他人承受痛苦、甘愿保留缺陷的人,才配启动它。而他自己,正是因为那段未能送别母亲的遗憾,才成了唯一能驾驭“重启”的人。

当晚,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垠麦田中,风吹起金黄的波浪。远处走来一个身影,穿着旧款科研服,手里拿着一台老式录音机。是陈砚舟。

“你觉得,我们赢了吗?”对方问。

“我不知道什么叫赢。”许风吟答,“但我看见很多人开始写信给逝去的亲人,看见学校让孩子采访祖父母的故事,看见街头出现‘记忆邮筒’,人们把纸条塞进去,说‘请未来的孩子读一读我们的生活’。这些事以前很少发生。”

陈砚舟笑了:“那就够了。系统可以篡改数据,但改不了人心底自发的选择。只要还有人愿意记录那些无关效率的小事,真实就不会彻底熄灭。”

“你会回来吗?”许风吟问。

“我已经回来了。”陈砚舟指了指他的胸口,“在每一个你决定相信爱而不是逻辑的瞬间。”

梦醒时,窗外晨雾未散。他起身走到书房,翻开《重启人生》,在扉页空白处添了一句:

>**所谓重生,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带着所有伤痕,依然敢向未来伸出手。**

然后他打开电脑,登录“记忆之桥”后台,发布了一条新的公共任务:

>**征集:你生命中最不想被遗忘的十分钟。**

>

𝟚 6 𝟚 🅧 🅢 . 𝒞o 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