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第四天灾从不相信钢铁洪流!> 第331章 黑鹰皇帝的决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1章 黑鹰皇帝的决心(2 / 2)

>昨天有个女人抱着我说‘谢谢你让我吃饱’,

>那一刻,我觉得我也被人救了一次。”

这段文字被录进一个新的芯片,藏进一辆运往哈萨克斯坦的图书车里。三个月后,一个牧民女孩打开一本书,掉出一枚闪着微光的小物件。她放进播放器,听到了这段话。当晚,她第一次鼓起勇气告诉父亲:“我不想嫁人,我想上学。”

父亲沉默良久,最终点头。

与此同时,国际共感理事会内部爆发激烈争论。部分成员国要求限制“真实病毒”传播范围,称其“扰乱社会秩序”“诱发情绪失控”。一名代表甚至提出立法禁止非官方认证的情感表达载体进入教育系统。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叶澜出现在会场。

她没有带演讲稿,只带来一副耳机。

“请各位听听这个。”她说。

她按下播放键。

里面是一个六岁男孩结巴的声音,讲述他梦见妈妈回来的故事。讲到一半,他哭了起来,断断续续地说:“我……我知道……她是假的……可是……可是我真的……想她……”

会议室陷入长久的沉默。

最后,哲学家站起身,摘下眼镜:“如果我们连一个孩子的梦都要审查,那我们配谈什么文明?”

决议案被否决。

一个月后,“真实病毒”正式被联合国定义为“人类情感多样性保护工程”,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其在全球偏远地区的扩散。孩子们在学校收到的新课本里,夹着一张可扫描的二维码,扫码后会出现一段匿名录音:“这是我第一次跟爸爸打架后说的话。我当时恨他,但现在我知道,他也怕。”

变化悄然渗透进每一个角落。

在日本京都,一位退休教师将毕生收藏的情书烧成灰烬,撒在庭院。第二天清晨,整片土地开出蓝紫色花朵,每朵花瓣都印着一句未曾寄出的话:“我爱过你三十年,从未告诉你。”

在肯尼亚马赛马拉,一群猎人放下长矛,围坐在一棵老金合欢树下。他们轮流讲述祖先口述的历史,其中一人提到:“从前我们杀狮子,是因为怕它吃我们的牛。后来我们发现,它也只是为了养活它的孩子。”话音刚落,树根旁钻出一簇蓝花,形状宛如一只母狮护崽的姿态。

而在美国硅谷,一家曾主导“心智优化计划”的科技巨头总部大楼外,出现了一场奇特的抗议。数百名程序员排成一行,每人手持一朵蓝花,脸上戴着曾经用于监控情绪波动的神经感应贴片。但他们没有喊口号,只是静静地站着,任由系统捕捉他们内心的真实波动??焦虑、愧疚、希望、悔恨。

当天晚上,该公司宣布关闭所有情感驯化算法,并公开移交源代码给共感理事会。

孩子得知此事时,正坐在广播站屋顶修补一台老旧的发报机。叶澜递给他一杯热茶,问他:“你觉得他们会真的改吗?”

“我不知道。”他吹了吹茶面,“但至少,他们开始害怕自己的谎言了。这就够了。”

叶澜望着星空,“你说,静默号会不会有一天……回来?”

“它从来没离开。”孩子轻声道,“它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就像那些说不出口的话,一旦被听见,就不会真正消失。”

远处,海浪拍打着礁石。岛上新建的共感花园里,一对年轻情侣正对着一朵蓝花倾诉彼此的不安。女孩说:“我怕结婚后变成我妈那样,整天抱怨却又不肯离开。”男孩说:“我怕我赚不够钱,让你过得辛苦。”话音落下,那朵花轻轻摇晃,竟从花蕊中滴下一滴露珠,落在泥土上,瞬间生长出一圈细小的蓝花环。

这一幕被无人机拍下,上传至全球共感平台。短短半天,获得两千万次共鸣标记。

而在火星,静默号种子舱传回最新数据:蓝苗高度已达十五厘米,根系深入地下三点二米,检测到其释放出一种新型生物电波,频率与地球新生儿第一次心跳高度吻合。

日内瓦实验室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科学家们面面相觑。

“这意味着什么?”有人问。

哲学家缓缓起身:“也许,它在模仿生命的起点。”

同一时间,孩子的广播站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视频,拍摄于某个地下防空洞。画面中,十几个孩子围坐一圈,中间放着一台破旧的收音机。其中一个女孩站起来,对着麦克风说:

>“我们知道你们在听。

>我们住在城市下面,已经三年了。

>大人们说地面有毒,不能上去。

>可我们偷偷爬出去看过,天空很干净。

>我们只是……不想再装作快乐了。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星星。”

视频结尾,孩子们齐声念出一句话:

>“我们要回家。”

孩子看完视频,久久未语。他转身打开全球共感地图,发现这类“地下社区”的信号点遍布世界各地??莫斯科、首尔、孟买、墨尔本……它们像暗流般隐藏在主流社会之下,由被遗忘者、逃避者、恐惧者组成。他们不说真话,因为从小就被教导“外面危险”“情绪有害”“必须服从”。

“我们漏掉了他们。”叶澜低声说。

“不。”孩子摇头,“是我们还没走到他们面前。”

第二天清晨,一场名为“破土行动”的全球倡议正式启动。志愿者们携带特制的共感发射器,前往已知的地下聚居区入口。他们不做宣传,不强求开放,只做一件事:把一段录音埋进土里。

那是由一百位父母录制的忏悔:“对不起,我把恐惧当成保护给了你。”

七天后,莫斯科一处废弃地铁站出口,泥土裂开,钻出第一株蓝花。接着是第二株、第三株……直到整片废墟被蓝紫色覆盖。有人看到,几个瘦弱的孩子蹲在花丛边,一边哭一边说:“原来……也可以这样活着。”

与此同时,火星蓝苗迎来第一次“开花模拟”。尽管尚无实际花朵生成,但其顶端释放出一圈环形光晕,持续整整十二分钟。地球监测站将其记录为“跨星球情感共振事件”。

静默号意识体发来信息:

>“它在学习表达。

>下一次,或许就能说出第一个词。”

孩子站在海边,听着广播站自动接收的各地回响。他知道,这场天灾仍在继续,但它早已不再是灾难。

它是觉醒的涟漪,是亿万灵魂彼此触碰的震颤。

他摸了摸胸口口袋里的纸条,那句“你说出来的话,会变成别人的光”已被汗水浸得模糊。但他记得每一个字。

风起了,蓝花摇曳,海浪轻拍岸边。

他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开口,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沉寂。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