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给小刘赚十几亿零花钱
发布会刚结束,微博热搜榜突然炸了。
#彭磊刘艺菲现身《合伙人》开机仪式#的词条后面跟着一个深红色的「爆」字,阅读量以每分钟上千的速度疯狂上涨。
点开话题,置顶的是某娱乐大V发布的九宫格照片,最中间那张被点赞了三万次—一彭磊微微侧身,修长的手指正轻柔地将一缕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到刘艺菲耳后,阳光透过百年银杏树的枝叶,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我死了我死了!彭总这眼神也太温柔了吧!」
「救命,刘艺菲耳朵红了!她耳朵红了!「
「这哪是开机仪式,分明是婚礼现场!「
评论区瞬间被CP粉攻陷,点赞最高的回覆是一张对比图:左边是彭磊面对记者提问时冷淡疏离的表情,右边是他看着刘艺菲时眼角微弯的温柔模样,配文「什麽叫双标?这就叫双标!」
而此时,事件的两位主角正坐在去酒店的保姆车里。刘艺菲刷着微博,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怎麽了?」彭磊从文件上抬起头。
「你看这个。」她把手机屏幕转向他。
上面是一个粉丝制作的动图:彭磊在开机仪式上发言时,刘艺菲偷偷掐他后腰的瞬间被完美捕捉,配字「表面:优雅微笑;实际:你给我等着」。
彭磊挑眉:「技术不错,连这都能拍到。「
「都怪你!」刘艺菲压低声音,手指戳着他的胸口,「谁让你当着那麽多人的面说什麽'我女朋友用演技征服好莱坞'?」
「我说错了吗?」彭磊捉住她作乱的手,拇指在她手腕内侧轻轻摩挲,「《健听女孩》全球票房破3亿美元,难道不是征服?「
刘艺菲正要反驳,车子突然一个急刹,她整个人往前栽去,被彭磊一把捞回怀里。
「抱歉彭总!」司机紧张地道歉,「前面有狗仔车别我们。「
透过车窗,能看见一辆白色SUV紧紧贴着他们的车:副驾驶的记者半个身子探出窗外,长焦镜头对准车内一阵猛拍。
彭磊皱了皱眉,按下按钮升起隐私帘,顺手把刘艺菲往怀里带了带:「别理他们。」
刘艺菲靠在他肩上,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一丝发布会上的香火味—刚才上香时沾到的。
她突然想起那个突然冲出来的记者,和那个尖锐的问题。
」你今天反应真快。」她轻声说,「我都吓一跳。「
彭磊轻笑一声,手指绕着她的发尾:「练出来的。「
两人相视一笑;车里的气氛轻松下来。
刘艺菲继续刷着手机,突然瞪大眼睛:「天啊,贾导真的发了!「
屏幕上,贾樟柯的微博最新更新是一张酒庄地契的照片,配文:「@彭磊说好的,三场戏换三公顷葡萄园,童叟无欺!#中国合伙人开机#」
评论区一片哗然:
「什麽情况?刘艺菲要客串?」
「所以彭总口袋里那张真的是地契?」
「我赌五毛这酒庄最后会变成求婚场地!」
彭磊摇摇头:「老贾这是逼宫啊。「
「你真答应他了?」刘艺菲抬头看他,「我档期排得挺满的。「
「没答应。」彭磊把她的手机抽走,锁屏,「不过如果你想去玩几天,那酒庄确实不错。勃艮第的秋天很美。「
刘艺菲眼睛一亮:「有私人酒窖吗?」
「不但有,还存了90年的罗曼尼康帝。」彭磊捏捏她的鼻尖,「就知道你好这口。'
车子驶入私人饭店,甩开了尾随的记者。
进门时,刘艺菲的高跟鞋在鹅卵石小路上崴了一下,彭磊眼疾手快地扶住她的腰。
「累了?」他低声问。
刘艺菲点点头,把脸埋在他颈窝:「早上七点就被你的鹦鹉吵醒...「
彭磊直接把她打横抱起,惊得她轻呼一声:「放我下来!被拍到怎麽办?「
「拍就拍。」他大步走向门口,「让他们看看什麽叫真正的'宠妻'。「
刘艺菲捶他的肩膀,却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微博上,#彭磊公主抱刘艺菲#
的话题正在悄然爬升。
北京饭店包厢映照得流光溢彩;彭磊推开雕花木门时,里面已经觥筹交错。
「哟,我们的大导演终于到了!」俞敏洪第一个站起来,「还带着家属呢,
怕我们灌酒?「
刘艺菲的脸瞬间红了,彭磊不动声色地牵起她的手,拇指在她掌心轻轻一按。
「俞老师别取笑我们了。」彭磊笑着拉开椅子,先让刘艺菲坐下,「晚高峰堵车,让大家久等了。「
「理解理解!」王强挤眉弄眼,「年轻人嘛,难舍难分很正常。「
满桌哄笑;刘艺菲的耳根红得像桌上的蟹,低头抿了口茶掩饰窘态。
彭磊却从容地接过服务员递来的热毛巾,慢条斯理地擦着手:「王老师当年追师母的时候,听说连上三节课都要跑回去看一眼?「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王强举起酒杯认输:「好小子,调查工作做得够细啊!」
韩三平敲了敲酒杯示意安静:「说正事。《中国合伙人》这个项目,彭总能请到三位原型人物坐镇,已经是行业创举了。「
「不敢当。」彭磊给刘艺菲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是新东方的故事足够精彩。我们编剧组采访了几十位早期学员,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
他顿了顿,看向俞敏洪:「1995年冬天,您在漏风的教室里上课,有个学生递了个热水袋给您,说'俞老师,您的手都冻紫了'。「
包厢突然安静下来。俞敏洪摘下眼镜擦了擦:「是...是有这麽回事。「
「后来那个学生成了新东方第一个托福满分。」彭磊举起酒杯,「教育改变命运,这话不是口号。「
「来来来,这杯敬咱们的导演,眼光独到!」俞敏洪笑着举起酒杯,眼中泛着光,「能把这些陈年旧事拍出温度来,不容易。「
彭磊微微一笑,举杯相迎:「是您们的故事本身就有力量。我们只是试着把那份真诚还原出来。「
刘艺菲轻声插话:「那天我看了剧本初稿,看到您在雪地里发传单那一段,
差点哭出来。外面那麽冷,您还坚持一节课讲完三个小时,就为了让学生多听一点。」
王强叹了口气:「那时候哪有什麽教室?租的是小学废弃的音乐室,窗户玻璃碎了拿塑料布钉着。风一吹,呼啦啦响,像鬼叫。
」
「可学生坐得满满当当。」韩三平接过话头,语气沉稳,「不是因为课讲得多好,是因为他们知道,这堂课可能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我采访的那个满分学生,后来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彭磊缓缓说道,「他说,当年那个热水袋,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被看见』的瞬间。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他们一起挨冻丶一起拼命的人。「
「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俞敏洪低声说,像是自语,又像在对所有人讲,「我们那时候没资源,没背景,但有一股劲儿—想让农村的孩子丶小城市的青年,也能走出国门看世界。「
「这股劲儿得有人接住。」王强看向彭磊,「你们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怀旧,是为了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今天的便利,是当年一群人咬牙扛出来的。「
服务员适时上了一道佛跳墙,香气四溢。
彭磊夹了一块海参放到俞敏洪碗里:「所以我们在剧本里加了那场退费风波』——家长围在校门口,说你们骗钱,要求退学费。「
俞敏洪苦笑:「真有这事。有个母亲跪下来求我退钱,说那是她给孩子攒的命根子。我没退,我说:您把孩子送来,我教不好,我退;但他自己不学,我不退。』」
包厢里一时沉默。
「后来呢?」刘艺菲问。
「后来那孩子考上了北大。」俞敏洪笑了,「他妈拎着两筐鸡蛋来道歉,
说老师,我错怪您了』。
」
「这就是信任的建立。」韩三平点头,「从误解到理解,从怀疑到追随。电影里要有这样的弧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