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圣脉真骨(求月票)(2 / 2)
整个地下城开始震动。
不是地震,而是三万人同时醒来时,灵魂共振引发的物理效应。墙体裂缝中渗出荧光苔藓,迅速蔓延,将灰白走廊染成梦幻般的蓝色。供水系统自动重启,热水从锈迹斑斑的龙头流出;通风管道吹出带着花香的暖风??那是系统根据集体潜意识调取的“最温暖的记忆气味”。
晨光在列车上睁开眼,泪水滑落。
他知道,桥已经搭好了。
三天后,第一扇通往地表的大门开启。
寒风卷着雪花扑进来,打在脸上生疼。第一批走出的人脚步蹒跚,眼神迷茫,像初生婴儿第一次接触世界。但他们没有退缩。一个老人伸手接住飘落的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融化,喃喃道:“这就是……水?”
旁边的年轻人突然蹲下,把耳朵贴在地上。良久,他抬起头,声音发抖:“我在听……心跳。很多很多……都在跳。”
人群中爆发出第一声哭喊。
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哭泣声连成一片,却没有悲伤,只有释放与重获新生的狂喜。有人相拥而泣,有人跪地亲吻冰雪,还有一个少年突然张开双臂,对着天空大声吼叫:“我还活着!!”
回应他的,是远方群狼的齐声长啸。
那一刻,全球共感网络掀起前所未有的浪潮。东京地铁站,白领放下手机,主动帮孕妇提行李;巴黎街头,两个争吵的情侣停下怒斥,转而紧紧相拥;亚马逊雨林深处,原住民长老点燃圣火,为“远方觉醒的灵魂”举行祝福仪式。
而在列车终点站的小站台上,晨光独自站着,披着村民缝制的粗布斗篷。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等待。
当那群衣衫陈旧的人群缓缓走来时,他走上前,轻轻握住一个孩子的手。
那孩子抬头看他,眼里仍有恐惧,但也有一丝光亮。
晨光微笑:“欢迎回家。”
孩子嘴唇微动,终于挤出两个字:“谢……谢。”
这两个字,轻如鸿毛,却重若千钧。它们穿过风雪,顺着共感网络传遍星球每一个角落。林昭在昆仑山上听见了,苏遥在南方海岸听见了,陆沉在雪原听见了,启音在雪山听见了,程远在议会大厅听见了,小满在云端听见了,林晚秋在星海深处听见了。
他们都笑了。
几年后,静默之城已更名为“回声镇”。
街道两旁种满了能在极寒生长的樱花树,每到春天,粉白花瓣随风飞舞,落在孩子们奔跑的身影上。学校里不再教授“绝对理性”,而是开设“情感认知课”??教学生如何识别愤怒、悲伤、喜悦,如何表达爱与歉意。
晨光成了这里的老师。
他依旧瘦弱,额上金纹偶现,但从不刻意隐藏。孩子们喜欢围着他问东问西,尤其爱听他讲那个关于“歌声唤醒世界”的故事。
“是真的吗?”一个小男孩问,“声音真的能让死掉的心重新跳起来?”
晨光点头:“只要有人愿意听,就永远不会死。”
夜晚,他常独自登上小镇最高的?望塔,眺望星空。有时他会拿出那支旧口琴,轻轻吹奏几个音符。没有完整旋律,只是随意跳跃的单音,却总能引来附近屋顶上的猫、树梢间的鸟,甚至远处巡夜的狗,一同应和。
某夜,小满出现在他身旁,仍是赤脚少女模样,发间别着一朵永不凋零的野菊。
“你知道吗?”她说,“现在地球上已经有超过四亿人每天至少表达一次真实情绪??无论是流泪、道歉还是说‘我爱你’。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晨光笑了笑:“还不够。”
“永远都不够。”她轻声附和,“但正因为不够,才需要继续唱下去。”
他望着远方,忽然问道:“你说……会不会有一天,连星星也能听见我们?”
小满抬头,夜空中银河璀璨。她伸出手,指尖划过一道弧线,整片星空随之轻轻震颤,仿佛被拨动的琴弦。
“它们一直在听。”她说,“只是我们,刚刚学会开口。”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孩童翻开历史课本,看到“共感纪元”的开端时,他们会读到这样一句话:
**“那一天,没有人下达命令,也没有人举起旗帜。全世界的人,只是不约而同地,开始唱歌。”**
而在某个偏远山村的清晨,一位老人教孙子吹口琴。孩子笨拙地按着按键,吹出歪歪扭扭的音符。
老人笑着纠正:“慢一点,用心听。”
孩子皱眉努力,终于吹出一句完整的《归舟曲》。
刹那间,屋外树枝上的麻雀齐齐振翅,飞向天空,排成一道流动的五线谱。
老人望着天空,喃喃道:“你看,它们又开始写字了。”
孩子摇头,认真地说:“爷爷,它们不是在写字。”
“那是在做什么?”
孩子咧嘴一笑:“它们在唱歌啊。”
风依旧吹拂大地,带着稻香、海味、烟火气与无数未说完的话语。
候鸟年复一年划过天际,翅膀拍打着空气,奏响永恒的乐章。
这颗蓝色星球,仍在缓慢而坚定地,跳动着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