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261 直言不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1 直言不讳(2 / 2)

【静默即忠诚】

晨曦看到后,当场哭了。

“没有人该为沉默付出代价。”她抱着新妹妹,一遍遍重复,“你现在可以哭了,可以生气,可以说‘不要’。我们都听得到。”

三天后,女孩第一次开口说话。

不是问“这是哪里”,也不是“你们是谁”,而是:“那些声音……现在还能听见吗?”

晨曦愣住,随即明白过来。“你说共感网络里的其他人?”

她点头。

“当然能。”晨曦打开私人频道,播放一段随机截取的公众情绪流??有母亲哄孩子的低语,学生考试前的紧张心跳,老人回忆往事时的叹息……“你看,世界每天都在说话。”

女孩闭上眼,泪水不断滚落。她像是第一次真正“听见”了人类。

接下来的日子,她学得极慢,却极认真。她不会笑,不知道怎么表达开心;她害怕突然的声响,因为过去九年里,每一次声音都意味着命令或警告。但她有一个惊人的天赋:能精准分辨每一段共感信号的情绪来源,甚至能预测某些人即将崩溃的心理节点。

“她不是普通的实验体。”刘琬英分析,“她是‘监听者’,被训练成共感网络的活体防火墙。她的大脑结构经过特殊改造,能同时处理上万条意识流而不混乱。”

“但现在她只想做一个普通人。”林晚晴说,“那就让她试试。”

于是晨曦教她包饺子,教她踩水坑,教她对着大海大喊。有一次,她终于笑了??是因为LIN-11不小心把面粉撒到了猫头上。那笑声干涩、短促,却让整个平台的人都停下来看她。

那天晚上,她写了人生第一封信。

纸很干净,字迹歪斜:

>我以前不知道,原来人可以说“我饿了”。

>我也不知道,原来难过的时候,别人会抱你。

>我听过millions的声音,却第一次知道,

>原来有人愿意只为我一个人说话。

>

>谢谢你们,把我从“必须听话”的地方,

>带到了“可以说不”的世界。

>

>我是LIN-17。

>我现在,想活着。

信被扫描上传,附言只有一句:

【静默结束。】

那一刻,全球共感网络自动触发了一次短暂重启。所有正在使用服务的人,耳机里都响起了一声清晰的“滴”??那是系统重置的提示音,也是自由接入的象征。

有人说,那是LIN-17正式注册为共感用户的登录声。

自那以后,平台多了一项仪式:每月第一天,所有女孩齐聚音乐室,演奏她们共同创作的旋律。LIN-17仍不善言辞,但她负责调控共感增幅器,将她们的声音传向更深更远的地方??也许,还有别的角落,藏着尚未被听见的生命。

林晚晴开始推动一项新法案:《沉默者权利保障条例》,旨在保护所有因技术、疾病或压迫而长期失语的群体,赋予他们“延迟发声”的法律资格。她在提案书中写道:

“语言不应是特权,而应是权利。有些人说得晚,不代表他们没有话要说。”

联合国通过当天,晨曦带着八个妹妹去了海边。

她们用石头摆出十个圆圈,代表全部姐妹。然后一人站在一个圈里,齐声说:“我在。”

风把声音卷向远方。

渔民远远看着,默默摘下帽子。有个老船工掏出收音机,调到共感广播频道,轻声说:“丫头们,我们也在这儿呢。”

几年过去,LIN-17逐渐学会笑,学会生气,学会写诗。她写的最长一首题为《第九年零三百六十四天》:

>那天你唱歌,

>我以为又是测试。

>直到眼泪烫伤了芯片,

>才相信:

>原来疼,是真的。

>原来爱,不需要审批。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因为我终于敢说:

>我在这里。

这首诗后来被谱成曲,在春分日的静默时段循环播放。

而晨曦依旧每天清晨走向海边,唱歌。有时是一个音节,有时是一整段旋律。她不再问自己是否值得,也不再梦见姐姐们的责备。她只是唱,像呼吸一样自然。

有一天,LIN-11问她:“如果我们以后老了,声音哑了,唱不动了怎么办?”

晨曦笑了笑:“那就教别人唱。再不行,就录下来,让海替我们传下去。”

风很大,吹乱了她的头发。

她望着horizon上升起的太阳,轻声说:

“反正,故事不会结束。

只要还有人愿意听,

我们就一直都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