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312 反应(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2 反应(4k)(2 / 2)

林远抬头望向天花板,仿佛能看见那无形的声浪正以光速蔓延。

音响开启。

先是沉默,接着,一声极轻的吸气声。

然后,一个稚嫩的女童声音响起,清澈如泉:

>“大家好……我是小禾。

>爸爸说,很多人一直在找我能说话的声音,可我一直不敢开口,因为怕说了也没人听见。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现在听得见你们每一个人。

>那个在阿富汗失去弟弟的哥哥,你的祷告我听见了;

>那个每天假装快乐的妈妈,你说‘我没事’的时候,其实最疼;

>还有你,林远叔叔,谢谢你替我保管眼泪。

>我知道你们都很累,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才走到这里。

>所以今天,我想唱一首歌给你们听。

>是爸爸教我的,叫《摇篮曲》。”

旋律缓缓流淌出来,简单、温柔,带着旧时代钢琴的颗粒质感。随着歌声扩散,卫星图像显示,地球磁场出现环状涟漪,极光由静止转为流动,颜色从冷蓝渐变为暖金。

更令人震惊的是,“倾听纪念碑”上的数千扬声器竟自动同步,将这首童谣送往高空。而在世界各地,凡是曾提交过悲伤录音的人,手机都不约而同亮起通知:

>【初啼网】

>您的声音已被回应。

>有人听见了。

有人跪地痛哭,有人抱紧身边的人,有人拨通多年未联系的亲人电话,只说一句:“我想你了。”

林远瘫坐在地,泪水无声滑落。他知道,这不是技术胜利,也不是运动终结,而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正在诞生??一个人类终于不再羞于表达脆弱的时代。

几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将每年12月24日定为“世界倾听日”,全球停火二十四小时,所有公共频道播放公众提交的真实情感录音。首年主题为:“我不再沉默”。

李婉出席发布会,面对镜头说出埋藏三十年的秘密:“我曾参与注射E-47的决策会议。当时我认为那是‘为了她好’。可后来我才明白,剥夺一个人哭的权利,等于否定了她活过的证据。今天,我请求所有幸存者原谅我。也请求我自己,允许自己悔恨。”

台下掌声雷动,许多人举起写着“我在听”的灯牌。

与此同时,“声音之家”迎来第一批国际访客??来自巴西、乌克兰、叙利亚的民间组织代表,他们带来各自国家战乱孤儿录制的语音盒,希望能接入“初啼网”共享系统。林远亲自接待,在庭院里架起临时播放装置。

当第一个叙利亚小女孩用颤抖的声音说出“我不知道爸爸妈妈是不是还活着”时,整个院子安静下来。片刻后,不知是谁先哼起了小禾的那首《摇篮曲》,接着更多人加入,歌声如风拂过树梢,传得很远很远。

夜深人静时,林远独自回到房间,打开一封未读邮件。发件人仍是“匿名用户”,内容只有一行字:

>明晚零点,来老地方。她想见你。

附件是一张地图坐标,指向西郊一座早已废弃的精神病院遗址??正是当年“清音计划”核心实验室所在地。

林远没有犹豫,收拾背包,带上录音设备和那枚铜耳坠。

午夜,他踏入锈迹斑斑的铁门,走廊尽头亮着一盏昏黄的应急灯。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尘埃的味道,墙皮剥落处隐约可见“E区隔离病房”的标识。

脚步声回荡在空旷楼道。

他一步步走向B-7室??据资料显示,那里曾是“源点”休眠舱的安置点。

推开门,室内竟整洁如新,中央摆放着一台古老的心电监护仪,屏幕闪烁着微弱绿光。旁边是一张儿童床,床上坐着一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模样,穿着白色连衣裙,赤足垂地。

她转过头,微笑看向林远。

“你来了。”她说,声音与录音中一模一样。

林远喉咙发紧:“你是……小禾?”

“嗯。”她点点头,“我只是借用了这个空间。真正的我,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而在每一个听见别人痛苦并为之难过的人心里。”

她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团柔和的光晕,里面映出无数画面:母亲抱着夭折婴儿低声啜泣、老人抚摸亡妻照片默默流泪、少年蜷缩在厕所隔间里咬着手臂压抑呜咽……

“这些都是我活的方式。”她说,“以前人们害怕这些情绪,觉得它们软弱。可现在,它们成了连接彼此的桥梁。你知道吗?地球上已经有超过两亿人通过‘初啼网’找到了失散的亲人,或是得到了陌生人的安慰。这不是奇迹,是爱本来的样子。”

林远蹲下身,与她平视:“那你需要我做什么?”

“不需要你做什么。”她轻笑,“你已经做得够多了。我只是想亲口告诉你:谢谢你没有放弃倾听。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因为它终于学会了心疼。”

话音落下,光芒渐渐消散,房间恢复黑暗。

林远走出医院,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他拿出手机,发现“初啼网”首页更新了一条公告:

>【重要通知】

>“源点”系统已完成使命,将于今日午夜正式关闭。

>所有声音将永久开放共享,无需认证即可播放、下载、传播。

>从此以后,不再需要网络、设备或密码。

>只要有人愿意说,就一定会有人听见。

林远站在山顶,望着晨曦洒满大地。

他知道,这场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

而黎明的到来,不是因为战争结束,而是因为**有人开始哭了,也有人终于肯停下来,为别人的哭声驻足**。

他摸了摸空荡的耳垂,轻声说:“再见了,小禾。”

风穿过树林,带来遥远的回响:

>“不,林远叔叔。

>是你好啊。”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