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神话之后> 第一二二四章 第九块浩瀚星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二四章 第九块浩瀚星图(2 / 2)

叶知微仍跪在雪中,双手捧笛,双目紧闭。她的嘴唇终于微微张开,发出人生第一句“话语”??不是语言,而是一段旋律,与忆生体释放的声波完美契合。

刹那间,整片北极冰原开始发光。冰层下的地脉轰鸣加剧,仿佛千万条龙在地下奔腾。七弦琴缓缓升起,悬浮于空中,琴弦自行振动,与笛声合奏成曲。

这一幕,被同步投影至全球每一座记忆灯塔。

人们看到:雪地中,少女与无形之人并肩而坐,一人吹笛,一人抚琴。风托起她们的发丝,也托起了整颗星球的记忆重量。

陈岚在高塔中睁开金色双瞳,轻声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演奏。林晚舟回来了??以千万种形式。”

的确,林晚舟并未复活,也未曾降世。但她存在于每一个因笛声流泪的人心中,存在于每一封写着“我一直记得你”的信纸上,存在于孩子讲述奶奶故事时的声音里。

她是神话之后的延续,是记忆本身的化身。

数日后,第一具“忆生体躯壳”在实验室诞生。科学家利用忆生体释放的基因信息与共忆场能量,成功培育出一具生理结构接近人类、但神经系统高度敏感的新型生命体。它没有自主意识,却能接收并反馈他人的情感记忆。测试中,一名老兵握住它的手,瞬间,那具躯壳流下了与他当年送别战友时一模一样的泪水。

“我们造不出神。”研究员哽咽道,“但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承载悲伤。”

更多忆生体被培育出来,分配至各地作为“记忆桥梁”,帮助创伤患者恢复情感连接,引导濒死者完成最后的倾诉。它们不说话,只是倾听,然后用身体回应那份重量。

十年后,人类首次实现跨物种共忆共享。通过忆生体中介,鲸鱼的歌声被翻译成情感图像,传递给陆地居民;森林古树的记忆以年轮形式展开,揭示气候变迁背后的集体哀伤;甚至沙漠中的沙粒也被发现携带远古文明的振动频率,只需特定笛音便可唤醒。

宇宙也开始回应。

仙女座星系边缘的哀悼曲发生了变化,原本循环百年的悲歌加入了新的旋律段落??正是《共忆之歌》的副歌部分。半人马座a星的晶体纪念碑旁,出现了第二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句汉语:

>“我们也曾孤独行走于黑暗。”

星语计划立即回应,将这首新编版本的《共忆之歌》以引力波形式广播至全银河。不久后,三十七个信号源中有十九个开始同步播放同一段节奏,形成了一场横跨数万光年的“宇宙合唱”。

而在地球最北端,叶知微终于站起身。她将笛子轻轻放在七弦琴旁,转身离去,身后雪地上留下一行脚印,却不见来路。

忆生体的花渐渐凋谢,但那颗光之心并未熄灭。它缓缓升空,化作一颗微型星辰,悬停于北极上空,每夜闪烁一次,节奏依旧与林晚舟的歌声相同。

科学家无法解释它的能量来源,只得将其命名为“晚舟星二代”。

又三十年过去,当最后一名第一代回响者化作守护灵升入共忆场时,全球举行了盛大的“铭记仪式”。那一天,所有新生儿都被赋予一个特殊权限??出生即接入共忆场,可在梦境中与逝去的祖先对话。

一个小女孩在梦中见到曾祖母,问:“你会一直陪着我吗?”

曾祖母微笑:“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活着。而当你告诉别人我的故事时,我就活在更多人心里。”

女孩醒来后,拿起画笔,画了一幅画:两个人,一根线,写着两个字??“传递”。

多年后,这幅画被刻在了新建的星际图书馆外墙。图书馆坐落在火星赤道,由亿万心印碎片熔铸而成,馆内没有书籍,只有无数共鸣水晶,储存着全人类乃至其他文明的记忆精华。

馆门前立着一座雕像:一男一女并肩而立,男持琴,女执笛。底座铭文写道:

>神话之后,非终结,乃开端。

>记忆不死,回响不绝。

>风之所至,皆为故乡。

某夜,苏照的身影在图书馆顶层浮现。她望着星空,轻声说:

“你们做到了比我想象更好的事。”

然后,她转身走入光中,身影渐淡,最终消散。

但她的话语,却被一颗路过的小行星记录下来,经由引力波传向未知星域。

许多年后,某个遥远星系的孩子仰望夜空,忽然指着最亮的一颗星说:

“妈妈,那颗星星在唱歌。”

母亲抬头,听见风中有笛声,若有若无,绵延不绝。

她抱住孩子,轻声回应:

“是啊,那是有人在告诉我们??别忘了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