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忽悠华娱三十年> 第六百一十七章 杀招!请吴玉森拍《新三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七章 杀招!请吴玉森拍《新三国(2 / 2)

“我们的平台将在三个月内正式上线。”他站在会议桌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需要第一批内容,第一批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

“马哥,”梁莎开口,“我们目前的资源还很有限,可能无法与好莱坞抗衡。”

“我们不需要抗衡。”马寻语气坚定,“我们要做的,是提供另一种选择。”

他看向屏幕上的全球地图,“从亚洲开始,然后是非洲、拉丁美洲、欧洲。我们要找到那些被忽视的导演,那些被边缘化的创作者,给他们一个舞台。”

“我们要让世界知道,电影不仅仅是好莱坞的专利。”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随后,掌声响起。

---

几个月后,东方电影国际流媒体平台正式上线。

首映影片,正是园园的《她》。

平台上线的第一天,访问量就突破了五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在这里看到了不一样的电影,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

而在好莱坞,一场关于“东方电影革命”的讨论,正在悄然展开。

马寻站在东京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城市,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场电影革命,才刚刚开始。

洛杉矶的夜晚,灯火通明,马寻坐在一间安静的酒吧里,面前摆着一杯未动的红酒。他刚结束与艾伦?格雷的第二次会面,对方的态度比上次缓和了许多,但仍没有明确表态。

“你觉得他会被说服吗?”梁莎坐在他对面,低声问道。

“他会的。”马寻语气平静,“只是需要一个契机。”

“什么契机?”

“让他看到,我们不是在说空话,而是真的在做事情。”马寻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好莱坞的独立制片人最看重的是什么?不是资本,而是作品本身的价值。”

梁莎点点头,“那我们得加快节奏了。”

马寻微微一笑,“我已经安排好了。下个月,我们将在东京举办一场全球独立电影人论坛,邀请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的导演和制片人参加。”

“你是说,那场‘全球电影新势力’大会?”梁莎眼神一亮,“这可是个大动作。”

“没错。”马寻目光坚定,“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而是一次集结。我们要让全世界的独立电影人知道,我们不是在对抗好莱坞,而是在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新平台。”

梁莎沉默片刻,轻声道:“马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次失败了,我们可能连退路都没有。”

“我知道。”马寻看着她,“但如果我们不去做,那就永远不会有改变。”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电影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公司、某一个体系的专利。它是属于所有人的艺术,是属于每一个有故事要讲的人的语言。”

梁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敬意,“那我们就放手一搏。”

---

东京,东方电影制作中心。

会议室里,梁莎正带领团队进行论坛的筹备工作。屏幕上是来自全球的电影人名单,他们中有刚刚崭露头角的新人导演,也有多年被好莱坞边缘化的老将。

“马哥的意思是,我们要邀请这些人参加论坛,并与他们签约,作为我们平台的首批内容创作者。”梁莎向团队成员解释道。

“可问题是,我们的预算有限。”一名成员皱眉,“这些导演的制作成本都不低,而且他们对发行渠道的要求也很高。”

“预算不是问题。”梁莎语气坚定,“我们可以采用联合制片的模式,由我们提供资金、技术、平台,他们提供内容和创意。这样既能降低风险,也能确保作品的独立性。”

“那如果他们不信任我们呢?”另一名成员提出疑问。

“信任不是靠说出来的。”梁莎看向窗外,“是靠做出来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不是在画饼,而是真的在搭建一个属于他们的平台。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作品,不只是在某个电影节上放一场,而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被看到、被讨论、被记住。”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随后响起掌声。

---

与此同时,威尼斯电影节的展映还在继续。

园园的《她》在展映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影评人和观众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有部分保守派媒体对影片提出批评,称其“过于女性主义”,“忽视男性视角”。

面对这些声音,园园在接受采访时回应道:“我并不是在忽视男性,而是想让女性的声音被听见。因为在这个行业里,我们已经沉默得太久了。”

她的回答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许多女性导演、编剧、演员纷纷发声支持她,认为这是女性电影人争取话语权的重要一步。

“你有没有想过,这部电影可能会成为某种象征?”助理问她。

园园笑了笑,“也许吧。但我不需要它成为某种象征,我只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开始。”

她看着窗外的威尼斯夜景,心中明白,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在好莱坞镜头前表演的演员了。她是一个导演,一个创作者,一个讲述自己故事的人。

---

戛纳电影节的第二周,林振东的《战火中的和声》继续引发关注。

影片不仅在观众中获得了极高口碑,在专业影评人圈内也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反战的诗篇”,也有人称它为“战争中的灵魂之光”。

林振东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创作初衷,他回答道:“我并不是想讲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而是想讲一个关于人的故事。在战争中,最珍贵的不是胜利,而是人性。”

这句话被各大媒体广泛引用,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部作品。

马寻站在戛纳的海滩上,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心中却在思考更远的未来。

他知道,这场电影革命才刚刚开始,而他,也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