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李青的育儿理论被于谦奉为金科玉律,在新模式的教导下,小孩子很活泼开朗,比他爹同龄时期舒服多了。
「先生,这是你认的乾儿子?」
「嗯。」李青点头,「怎麽了?」
于谦摇摇头,心说:干嘛不自己生,是不……
「想什麽呢?」
「没丶没什麽。」于谦岔开话题,「听说,皇上要大量铸造铜钱?」
「嗯,是这样子。」李青笑道,「这些钱不是直接花,而是让百姓拿着宝钞换,放心吧,不会造成物价暴涨的情况。」
于谦闻言,放松下来,「如此甚好,不过这样以来,百姓必当踊跃兑换,数量方面……够吗?」
「你想说不患寡,患不均是吧?」李青笑问。
于谦表情凝重:「大家都不换还好,可要是……有的换了,有的没换掉,必定心生不满。」
「先铸造,待积攒到一定数量再逐渐开放兑换,从京师开始,一地一地向外辐射。」李青道,「放心吧,这个我早就计划好了。」
于谦点点头:「还有一个问题。」
「什麽?」
「这个成本太大了,甚至…大的难以承受。」于谦眉头紧皱,「从洪武八年到现在,发行的宝钞不知凡几,要是兑换下去……十座铜矿也远远不够啊!」
「想多了。」李青摇头道,「肯定不能按原有标准来换,那样的话,铜钱就不值钱了。」
「那怎麽换?」于谦问。
「一贯钞只换100文,多了没有。」李青笑道,「即便这样,仍会有人抢着换。」
「这倒是。」于谦大感放松,沉吟道:「一下子缩小十倍,朝廷倒是还能承受,不过,皇上他同意吗?」
在他的印象里,小皇帝可不是大方的人。
~
「不同意,朕不同意。」
乾清宫,朱祁镇情绪激动,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限额,必须限额,要是所有宝钞都能兑换,那得多少钱?」
「皇上你先别激动,你听我说……」
「朕不听。」朱祁镇捂住耳朵。
李青丶于谦尽皆无语。
朱祁镇气得不行,他有理由生气。
凭什麽?
宝钞又不是我一个人印的,凭什麽要我一人买单?
我才印多少啊!
他不服,他不忿。
于谦无奈看向李青:先生你看,我就说吧,皇上他不会同意的。
李青挠了挠头:「皇上,老话说的好,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行行行。」朱祁镇黑着脸道:「先帝印的朕也认了行了吧?」
李青眉头一皱:「皇上这意思是……仁宗丶太宗丶太祖印的钞,皇上就不认啦?」
其实小胖印的真不多,他在位时间很短,和其他几个皇帝相比,也就九牛一毛。
但朱元璋丶朱棣这两父子,印的可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
在『五个橘子』的理论没问世前,他可是撒欢印。
虽说那时候国力正在上升期,并未造成通货膨胀,但该说不说,大明宝钞购买力下降厉害,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棣也没少印,仅是李青有印象的大规模印钞,就有数千万贯。
诚然,当初海上贸易赚了大把银子,但下西洋一次的周期太长了。
虽然每次都带来了巨大收益,但架不住朱棣太能花。
南征交趾丶五伐漠北丶通顺河丶建新都丶编撰永乐大典。
这些花销之大,单靠海上贸易根本填不满,无奈,他只能印钞。
不过,朱棣虽然是历史上花钱最多的皇帝,但他的钱没有花在自己享乐上,都是为了大明建设。
李青斜睨了朱祁镇一眼,撇嘴鄙视。
这就好比,老祖宗建了个房子,后世子孙住的心安理得,却对上门讨要欠下工钱的工匠,不予理会。
「皇上,这个帐你不能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