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王华觉得儿子被李青带坏了。
虽然儿子自幼就放浪不羁,可自从认识李青之后,就更如脱缰野马了,老父亲总得找个背锅的不是?
况且,李青这人一看就讨人嫌。
「那个……其实也不算太勉强,小云他并不是很排斥做伴读。」李青悻悻道,他真的有些遭不住。
换二人,李青就算给小皇帝面子不动手打人,也万不会有不自在感,只当放屁就是了。
可这次他是真没办法发火,亦没办法充耳不闻,却是屈待人家儿子了来着。
王华呵呵:「那先生的意思是本官太勉强你了?」
「……」李青耐着性子解释,「我不是怕苦怕累,我也是……唉,我有自己的苦衷。」
「你能有什麽苦衷?什麽苦衷比为国尽忠更重要?」王华反问。
李青:「……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说实话,李青之前就有些憷王华,无他,跟这厮相处谈聊太累了。今日又弄这出,他直呼惹不起。
谦谦君子+道德模范+占着理……
这样的王华,李青也只能避其锋芒!
这席,我就不该来吃……李青肠子都快悔青了。
…
「呦,都吃着呢?」朱厚照笑嘻嘻走来。
你没话了是吧……李青小小吐槽了下,与周围人一起起身,拱手打招呼。
「坐,都坐,继续,吃好喝好。」朱厚照背着手,一副老板视察的模样,一颠一颠儿的在各桌游走,到一桌,说两句口水话,跟个大傻子似的……
李青都没眼看。
这席是他吃过最闹心的一次。
~
终于结束了。
宫门口,李青仰脸望天,突然有种解脱的感觉,这吃席都快吃成上刑了。
「李先生留步。」
一道声音在背后响起。
不是……还来?
李青真的要遭不住了,回过头,不禁又松了口气,笑道:「原来是杨总督,何事啊?」
「边走边说吧。」杨一清走上前,低声道,「皇上说京卫武学不日开启,后续还有动作,让先生同我讲一下。」
李青微微点头,道:「去我那儿吧。」
两人并肩而行,一路出了宫城,这才打开话匣子。
「杨总督可知京察?」
「京察……」杨一清滞了下,惊道,「京卫武学之后,要开启京察?」
李青颔首,笑道:「杨总督稍安勿躁,之所以搞京察,是为了更好的建设京卫武学……」
他一边解释用意,以及这背后的深层逻辑,一边帮小皇帝拉拢人心,道:
「其实这件事本不用杨总督你在朝堂冲锋陷阵,因为京察的推行阻力并不大,甚至,六部九卿们乐得如此。皇上之所以用你,其实也是为你着想,想让你在庙堂积累一些人缘,亦或说他日立足朝堂的资本……」
杨一清跟李东阳是同时期的人物,能一路做到这麽高位子又岂是浪得虚名,不用李青多费口舌,他就明白了其中关键。
「皇上的意思是,让我第一时间站出来鼎力支持,然后,再把京察往地方上带,以便为京官们谋取利益,进而让我获得衮衮诸公好感?」
「不错。」李青含笑点头。
这样的事朱厚照直接说出来,远没有侧面从李青这里告知更能打动人,如此,则显得小皇帝更加用心良苦。
杨一清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具体实施步骤如何进行?」
李青幽幽道:「京察瞄准地方,不是皇帝的意思,是百官激烈争取之下,皇上迫不得已而为之,杨总督是聪明人,当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吧?」
杨一清一滞,轻轻点头:「明白。」
轻易获得,跟历经磨难得到,收获感丶满足感是截然不同的,且直接施恩并不会让人感恩戴德,甚至反而让人觉得……要少了。
「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李先生的主张?」杨一清问。
「这重要吗?」
「很重要!」杨一清沉声说,「若是皇上的主张,则我大明必将升华辉煌;若是先生谏策,则我亦要如李大学士,王尚书那般,力留你了。」
李青笑笑,道:「是皇上的主张。」
杨一清紧紧盯着李青,半晌,轻轻摇头:「我不信!」
「那你还问我做甚!!」李青罕见破防,少有的情绪波动剧烈。
吃席期间,王华化身喷子,在道德制高点对李青一顿输出,又被杨一清搞这出,他哪里还能心平气和。
李青呼出一口抑郁之气,沉静道:「皇上如此安排,就是为了他日召你入朝做铺垫,有你这样的实干家,有杨廷和那样的政治家,有王华那样的道德君子……,有我没我区别不大。」
「庙堂没那么小,容得下先生你。」杨一清说道:「先生如此大才,弃之于野,实在可惜。」
李青轻笑:「庙堂是大,人心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