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崇祯的奋斗!> 第178章 清田好比抄家,厘金好像放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章 清田好比抄家,厘金好像放血,(1 / 2)

农历八月,北京城早晚见了凉意。

城南的常州会馆中,从大名府赶来的卢象升卢知府接住的屋子里面。卢象升陪着小心坐在下首。今儿来访的是东林领袖钱谦益,钱夫子快五十的人了,穿着件普普通通的家常衣服,眼神...

贵阳城头的旌旗猎猎作响,新铸的“镇南王府”金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朱求桂立于府衙正堂之前,身披蟒袍,腰悬御赐宝剑,目光扫过台下跪拜的川黔十四府文武官员??有归附的土司头人,有投降的前明官吏,也有随他南征的宗室子弟与军中骁将。香案上,圣旨黄绸铺展,金册铁券静静陈列,仿佛昭示着天命所归。

“自今日起,本王开府设衙,置三司六部,行天子之令,代朝廷牧民。”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凡我辖境之内,废除苛捐杂税,重订田亩清册;兴修水利,招抚流亡;设义学、建医馆,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若有贪官污吏,鱼肉百姓者,不论出身,一律斩首示众!”

台下众人齐声应诺,山呼万岁。杨嗣昌立于侧殿廊下,手捧《川黔政典草案》,嘴角微扬。他知道,这不仅是军事胜利的延续,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立国之举。晋王已非昔日笼中困兽,而是坐镇西南、执掌生杀的实权藩王。

然而夜深人静时,镇南王府内书房灯火未熄。朱求桂独坐案前,翻阅各地奏报:遵义屯田初成,五千顷荒地开垦完毕;水西安位遣子入质,并献牛羊三万头以表忠心;播州杨氏残部彻底瓦解,其主杨应龙后人削发为僧,永不得参政;就连远在云南的沐天波也遣使送来贺礼,附书曰:“共守南疆,不负太祖遗训。”

一切看似顺遂,可魏忠贤那日的话却如针扎心头??“你之所以被放出来,是因为你是废物。”

他抬头看向墙上悬挂的一幅地图,红线密布,标注着尚未归附的大小寨子、险要关隘和敌对势力。其中最醒目的,是标注为“乌蒙罗甸”的一片广袤山区,写着两个小字:“未服”。

“还有人在等着看我倒下。”朱求桂低声自语。

次日清晨,军情急递送达:乌蒙土司禄万钟联合罗甸蛮酋阿朵剌,聚兵两万,据守金沙江上游天险,宣称“宁死不降外藩”,并劫杀我运粮船队三艘,斩我押粮官二人,悬首于江岸示威。

消息传开,满城哗然。刚刚安定的局面顿时动摇,部分归附土司开始观望,甚至有人暗中遣使北上,欲向朝廷另表忠诚。

杨嗣昌当即便召诸将议事。覃磊绍拍案而起:“王爷不必犹豫!此等跳梁小丑,敢抗天兵,正好拿他们祭旗!末将愿率本部精锐,半月之内踏平乌蒙!”

朱求桂却摇头:“不可轻进。乌蒙地势险峻,山路九曲十八弯,大军难行,补给不易。且彼族居高山深谷,惯用毒箭陷阱,若贸然深入,恐重蹈当年奢寅围歼官军之覆辙。”

魏忠贤冷笑一声:“王爷如今倒是谨慎了?可别忘了,您现在不是太原城里那个缩头乌龟,而是手握十万雄兵的镇南王!这些野人之所以敢反,就是看出您想靠怀柔收服人心,以为您不敢杀人。可在这西南之地,不服就打,打得他哭爹喊娘再来磕头,这才是道理!”

朱求桂沉默良久,终是提笔写下一道军令:“命覃磊绍领八千步骑,沿金沙江南岸稳步推进,每五十里筑一堡寨,步步为营;另调水师战船三十艘,载火炮顺江而上,牵制敌军侧翼。同时派出细作,散布谣言,称禄万钟私通蒙古察哈尔部,意图引北虏入滇,犯我大明边疆。”

众人一惊。杨嗣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妙极!一旦此讯传开,不仅其他土司会与之划清界限,连云南沐氏也会出手干预??毕竟谁都不愿看到蒙古铁骑出现在滇东北。”

果然不出十日,昆明方面传来消息:沐天波震怒,下令封锁滇东通道,严禁任何物资流入乌蒙,并派兵进驻东川府,摆出随时南下的姿态。与此同时,禄万钟内部生变,其弟禄万昌疑其欲独吞战利品,竟率三千部众倒戈投诚,还将兄长藏匿兵器之处密告朝廷细作。

战机已至。

五月十三夜,暴雨倾盆。覃磊绍亲率五千敢死之士,攀藤越涧,绕至乌蒙主寨背后。时值守军换防之际,寨门半开,巡逻松懈。唐军突入,纵火焚烧粮仓,鼓噪呐喊:“朝廷大军破寨啦!降者免死!”混乱中,阿朵剌误信主力已溃,慌忙突围,却被埋伏已久的水师截断退路,溺毙江中。禄万钟被困火海,最终被亲兵捆绑献出,跪地哀求饶命。

朱求桂亲赴前线受降。面对跪伏尘土的老酋,他并未立即处决,而是命人将其押至贵阳广场,召集全城百姓围观。

“尔等可知此人何罪?”他立于高台之上,声震四野。

“勾结外虏,图谋叛逆!”

“劫杀官兵,阻断漕运!”

“残害百姓,荼毒生灵!”

群情激愤,呼声如雷。

朱求桂缓缓抽出腰间宝剑,却不斩人,而是割下自己一缕头发,投入烈焰之中:“今日焚发为誓:凡归顺者,既往不咎;敢再叛者,如这头发,化为灰烬!至于禄万钟……念其曾为朝廷贡马纳赋,免其一死,贬为奴籍,终身囚于矿洞,为其族赎罪!”

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震天欢呼。许多人当场跪倒,泪流满面。一位白发老妇抱着孙子喃喃道:“多少年了……终于有个肯为民做主的王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