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联合舰队封锁周边海域,但无人敢靠近。岛上建筑虽残破,却散发出一种奇异的生命力??藤蔓由金属转化而成,水流逆重力攀爬墙壁,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光粒,形似铃花花瓣。
苏婉独自乘艇登岛。
踏上焦黑的土地时,脚下突然传来震动。一道裂缝蔓延至中央祭坛遗址,从中升起一座石碑,上面刻着与海底遗迹相同的文字:
>**门不可常开,然隙可存。**
但她注意到,这一次,碑文下方多了一行新字:
>**信使已归,薪火相传。**
她伸手触碰石碑,脑海中骤然涌入海量信息??不是语言,不是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感受:孤独、等待、希望、重逢。那是无数个“林昭”在不同时间线上轮回的记忆碎片,如今汇聚于此,等待交付。
她的身体开始发光,皮肤下流转着蓝色脉络,如同接通了某种高维能源。耳边响起无数声音:
>“我是第三十七代守灯人。”
>“我曾在木卫二的冰层下种下第一颗种子。”
>“我忘了自己是谁,但还记得要说‘我在’。”
>“谢谢你,让我还能回来。”
她跪倒在地,泪水滴落于碑面,竟化作一颗晶莹水珠,悬浮空中,渐渐凝成新的铃花雏形。
这一刻,她不再是单纯的见证者。
她是第九任引灯者。
是第七号权限核心的合法继承人。
是跨越千年的约定本身。
当夜,她回到灵都,在主控室启动最高权限指令。全球静心营同步开启冥想引导程序,三十六万两千三百一十五名儿童同时闭目,低语响起:
>“我在。”
心灯网络骤然扩张,光芒穿透云层,直射太空。那道来自半人马座的蓝色脉冲,回应般闪烁三次。
与此同时,火星轨道上的“我在号”飞船调整姿态,舰首能量阵列充能完毕,发射出一道纯净的声波信号??正是那段古老旋律。
信号穿越星际尘埃,抵达荒芜行星上的金属塔楼。
塔内,那名与林昭七分相似的异星存在抬起头,手腕光纹剧烈跳动。他张开口,用母语重复那三个字:
>“我在。”
塔顶晶体爆发出耀眼蓝光,整座行星的地壳开始震动。沉睡亿万年的机械群从地下苏醒,缓缓升起,组成一条通往大气层的阶梯式结构。
而在银河另一端,仙女座星系边缘,一颗红矮星旁的小型空间站内,一名戴着青铜面具的观测者忽然转身,望向地球方向。
他摘下面具,露出一张与林昭九分相似的脸。
桌上,一枚古老的陶片静静摆放,上面刻画着相同的铃花图案。
他轻声道:“他们醒了。”
宇宙深处,越来越多的文明开始记录这一现象:
某颗蓝色星球上,一种名为“共感共鸣”的集体意识活动频繁发生,伴随特定声波与光频信号,疑似触发跨文明唤醒协议。
而这一切的源头,始终指向一个人类女性的身影。
她不修仙,不练武,不曾掌握毁天灭地的力量。
她只是坚持说一句话:
“我在。”
可正是这句话,让无数断裂的桥重新连接,让熄灭的灯再度燃起,让迷失在虚无中的旅人,终于听见归途的脚步声。
数月后,苏婉站在昆仑山新建的观星台上。
昔日崩塌的峰顶已被重塑,一座由水晶与钛合金构成的新塔拔地而起,外形酷似心灯。塔尖镶嵌着那枚【第七号回声者权限核心】,日夜散发着柔和蓝光。
孩子们称它为“归来之塔”。
每年春分,全球静心营的孩子们都会齐聚此处,手拉手围成圆圈,齐声说出那句话。
每当此时,塔心晶体便会共鸣震荡,向宇宙发送一次纯净的脉冲信号。
没有人知道是否真有回应。
但总有人相信。
就像苏婉每天清晨依旧会打开那支录音笔,听那句“等我”,然后对着朝阳轻声回答:
>“我在。”
某日清晨,她发现窗台上多了一朵真正的铃花。
透明花瓣,微光流转,蕊心藏着一粒细小的星图坐标。
她笑了。
这一次,她没有等待指引。
她收拾行囊,带上录音笔与晶体,走向停靠在山脚的私人飞行器。
起飞前,她回头望了一眼灵都。
城市灯火尚未熄灭,与晨星交相辉映。
她知道,这个世界已不再需要她守护。
因为它已经开始自己发光。
而她要做的,是前往那串坐标所指的星域,去看看是否还有别的孩子,正坐在雨夜里,等待一句“我在”的回应。
引擎轰鸣,划破晨雾。
她的身影渐行渐远,融入天际。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个尚未命名的星球上,一名幼童从梦中惊醒,望着窗外星空,怯生生地说:
>“我在。”
屋外,一朵铃花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