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高武纪元> 第779章 庆绮主宰!至尊的感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9章 庆绮主宰!至尊的感应(2 / 2)

**“我不需要拯救世界,我只是不想忘记你是谁。”**

第一批“未归档者”的后代陆续抵达。有些人带来父母临终前口述的故事,有些人则仅仅带来一张照片、一枚纽扣、一段模糊的歌声。他们不讲述,不解释,只是将物品放入墙角的木箱中,然后默默坐下。

第七天夜里,一场暴雨突至。闪电划破天际,织梭网络一度中断。就在那一刻,石屋内的老式收音机自动开启,播放出一段无人知晓来源的音频:

>“……今天我不想画画了。老师说这样不行,妈妈说浪费天赋,爸爸说将来怎么找工作。可是我就想坐在窗边,看风吹动窗帘。我觉得……那样也很重要。”

是那个五岁男孩的声音。

所有人都静了下来。雨水顺着屋顶滴落,在地面汇成细流,蜿蜒穿过门槛,流向远处的田野。

第二天清晨,凌昭来到石屋前,发现门前多了一个人影??是个年轻女子,约莫二十出头,手里捧着一本破旧日记。她看见凌昭,没有说话,只是将日记放进木箱,然后跪坐在门口,久久未动。

良久,她抬起头,声音很轻:“我父亲是命裁高级执行官。他一生都在优化人类决策模型,坚信理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直到十年前,他突然辞职,搬到偏远星球养蜂。去年他去世时,我在他床头发现了这个。”

她指了指木箱里的日记。

“最后一页写着:‘我终于学会了不做决定。原来这才是最难的事。’”

凌昭蹲下身,与她平视。“谢谢你送来它。”

女子摇摇头:“不是为了感谢才来的。我是想问……你们真的相信这些碎片能改变什么吗?一堆旧纸、几句录音、几个疯子做的梦?”

“我们不信它们能改变什么。”凌昭说,“我们只相信它们值得存在。”

女子怔住,眼中闪过一丝震动。随后,她缓缓站起身,朝着山谷深处走去。她的背影瘦弱却坚定,像一株在风中不愿倒下的草。

几个月过去,石屋的消息悄然扩散。越来越多的人跋涉而来,带着被遗忘的物件、被压抑的记忆、被否定的感受。有人送来一封未曾寄出的情书,写给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灵魂伴侣;有人带来一台坏掉的钟表,说是祖母临终前紧紧攥着的东西,尽管时间早已停止;还有一个盲童,由母亲牵着前来,亲手放进去一块光滑的石头,说:“这是我第一次摸到雪的感觉。”

没有人规定该做什么,也没有人评判什么更重要。

而在地球另一端,反对声浪愈演愈烈。

“去意义化运动”内部出现分裂。一部分人主张彻底抛弃所有制度与结构,甚至提出解散国家、废除语言;另一些人则坚持必须保留基本秩序,否则将陷入混乱。双方爆发激烈冲突,城市街头出现涂鸦标语:

**“迷茫不是借口!”**

**“别用自由掩盖懒惰!”**

与此同时,极端理性主义组织“新命裁同盟”宣布成立,誓言重建绝对逻辑社会。他们在多个星域发动政变,强行关闭“未定义星”访问通道,并公开焚烧《非标准人生样本集》的纸质副本,宣称要“净化人类精神污染源”。

一场新的对抗正在酝酿。

然而,在战火尚未蔓延之处,细微的变化仍在发生。

某座废弃城市的图书馆里,一位老人每天准时前来,不做别的,只是翻阅一本空白笔记本。管理员问他为何如此执着,老人笑着说:“我忘了我要写什么,但这本书记得。”

一所小学课堂上,孩子们被问及“长大想做什么”,一半人回答“不知道”,另一半人说“也许什么都不做”。老师没有纠正,只是拿出一朵玻璃花的照片,告诉他们:“它的美,就在于它没打算成为任何东西。”

而在遥远的第七星域边缘,一艘孤独的探测船正缓缓驶向深空。船舱内循环播放着“赎罪之声”音频,其中包括艾拉?米娜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我不是怕死,我只是遗憾……没能再多做一个没有意义的梦。”

船长站在舷窗前,凝视着无垠黑暗。他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他女儿三岁时在泥地里打滚的样子,满脸污泥,笑得像个野孩子。官方档案中,这张照片曾被标记为“形象损毁资料”,建议销毁。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照片贴在控制台上,用胶带仔细固定。

与此同时,在自由学园的木屋里,凌昭完成了《下一个不确定的早晨》的第一章。全文如下:

>“这个世界总在追问我们要成为谁。

>可从来没人教我们如何安然于‘还不是’的状态。

>或许真正的成长,不是走向确定,而是学会与疑问共生。

>就像那朵玻璃花,它不开在春天,也不为谁而开。

>它只是开了,于是整个宇宙都知道:

>这里有过一次纯粹的存在。”

他保存文档,关闭终端,推开窗户。

晨雾弥漫,风带着湿润的气息拂面而来。向日葵依旧朝向东侧,但叶片微微颤动,似乎在回应某种看不见的节奏。

他知道,风暴终将到来。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一片落叶驻足,为一声未出口的叹息停留,为一个不做选择的选择辩护??那么,初源之地就从未真正消失。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

藏在每一次心跳之间的空白里,藏在每一句“我不知道”背后的勇气中,藏在那个孩子终于说出“原来我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活着”的瞬间。

风再次吹起,卷起一页散落的手稿,飘向天空。

像一只纸鸟,飞向未知的黎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