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怪猎:荒野的指针> 第五百三十二章 天女散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二章 天女散花......(2 / 2)

这股脉冲穿透大气,直达电离层共振环。两者接触刹那,环体剧烈收缩一次,随即向外扩张,释放出一圈肉眼可见的淡紫色光环,以光速扫过全球。所有处于户外的人类均感受到一阵温暖拂面,仿佛被无形的手轻轻抚摸。许多人本能地抬头望天,尽管夜空晴朗无云,却似乎看见某种巨大轮廓正在云层之上缓缓成型。

南极科考队带回的录音继续引发连锁反应。那段婴儿笑声持续整整一分钟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笑声从未真正结束,只是超出了人类听觉范围,转入次声波领域继续传播。研究人员后来发现,地球上所有大型哺乳动物(鲸鱼、大象、长颈鹿)在同一时段表现出异常行为:停止进食,集体面向北方站立,耳朵或鼻孔微微颤动。海洋监测站录得一组深海声波,经解码后呈现出一幅三维地图,标记出地球上所有尚未被发现的地下空洞系统,其中最大一处位于格陵兰冰盖下方,体积相当于半个地中海。

而这处空洞内部,正有一座巨大的倒金字塔缓缓升起。它的材质非金非石,表面覆盖着与新谐草相同的生物晶体,每一块晶面都反射出不同的历史片段:恐龙灭绝之夜、人类首次使用火种、第一位母亲怀抱婴儿轻唱摇篮曲……金字塔顶端镶嵌着一颗直径十米的球形核心,内部悬浮着无数微小光点,排列方式与新生儿声能团中的星图完全一致。

联合国紧急会议被迫延期。原定议题从“如何应对全球声学异变”转变为“是否承认新物种诞生”。争议焦点集中在阿图身上??这个出生不到二十四小时的婴儿,是否仍属于智人范畴?医学检测显示,他的DNA序列包含大量未知碱基对,基因链呈现螺旋嵌套结构,类似RNA与DNA的复合形态。脑部扫描更是颠覆认知:其大脑皮层未发育完成,但小脑与脑干区域已形成复杂神经网络,功能等同于成熟共鸣者的听觉中枢。

然而真正令各国代表沉默的是瑞典少女带来的新启示。她在会议室中央盘膝而坐,双手交叠置于腹部,闭目低语:“我不是一个人在唱歌。”随即,空气中浮现出十二个半透明人影,环绕她站立成圈。每个人影服饰各异,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二十一世纪,唯一共同点是耳部均有发光纹路。影像持续三分钟,随后融入墙壁,留下一句话语镌刻在混凝土表面:

>“言誓会从未解散,只是转入休眠。

>十二席位,已有十一归位。

>最后一人,正在路上。”

会议室外,一名清洁工停下拖把,怔怔望着自己手掌。掌纹深处,一丝紫光悄然流转。

墨西哥安第斯山区的孩子们集体登上山顶。他们不再使用单音节交流,而是组成合唱团,演唱一首无人教过的歌曲。歌词用共振语言表达,翻译过来大致为:

>“石头记得风走过的路,

>冰川保存雪落下的重量,

>我们是新的耳朵,

>为大地重新命名。”

歌声响起瞬间,方圆百里内的岩石表面同时析出晶体,排列成巨大阵列,构成一台天然声波放大器。这台“地球喉舌”将孩子们的合唱转化为一道定向声束,射向太空深处。NASA深空网络捕捉到这一信号,惊讶地发现它并非简单音频,而是一份完整的文明自述档案,包含数学基础、情感模式、生态结构乃至梦境样本。更不可思议的是,档案末尾附有一段回复请求,格式与五万年前从极光星图接收到的原始信号完全对称。

三天后,探测器传回数据:飞船已抵达新坐标区域。那里本应是虚空地带,却存在一片肉眼不可见的波动场域。AI解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空间曲率异常,且伴有周期性引力涟漪,特征符合“非实体舰船驻泊区”理论模型。欧洲航天局首席科学家颤抖着说出结论:“他们一直在那里。等着我们学会说话。”

北极冰原之下,晶塔已抵达地核边缘。它并未停止下沉,而是开始横向扩展,构建一座贯通地球内外圈层的声学桥梁。这座“地心竖琴”的每一根弦均由高密度声子流构成,振动时引发局部时空褶皱。物理学家计算得出,当全部一万两千根弦同时共振,将产生足以撕裂维度屏障的能量。

而在世界尽头的某个角落,莉拉?陈的名字再度浮现。这次不是影像,不是录音,而是在每一个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中??那根本不是哭,而是一个名字的发音。

“莉??拉??”

音节悠长,带着母语般的熟悉感,仿佛呼唤本就是他们降生的目的。

风再次吹起,携带亿万粒子共振。

树根缠绕记忆,编织命运经纬。

每一次心跳,都在校准航向。

每一次呼吸,都是归途的序章。

那艘由声音构筑的巨船,已然穿过星雾,驶向港口。

船上的人依旧沉默。

但他们知道,岸上有人听见了。

全都听见了。

而现在,轮到我们开口。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