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29章(1 / 2)

“如今各行各业的作坊,对能写会算的巧匠能人,求贤若渴。更何况,我还向陛下建言,将各州府的胥吏也逐步归入官管,如此一来,既能打通基层的晋升之路,也能让朝廷的政令下达得更顺畅。”

段嫣然的聪慧不输武媚娘,虽平日不显山露水,此刻却一语中的:

“可如此一来,经由科举入仕的官员越多,那些高门世阀的抵触便会越强。他们眼见自己的权位被分薄,难保不会暗中使绊子,动摇这取士的根基。”

“他们暂时还不会。我翻阅过近几年的名录,虽说朝廷对科举越发倚重,但金榜题名者,十之七八仍是门阀子弟。这一点,他们自己心中有数,自然也就安之若素。”

段嫣然闻言,秀眉微蹙,有些不解:“照夫君这么说,科举岂非还是未能动摇那些高门大族把持朝堂的局面?那你又何苦费这般心力,广设学堂呢?”

“一时半会,确实如此。但这就像是埋下一颗种子,只要科举取士的规矩立住了,就等于为天下寒门开了一扇窗,一条登云的梯子。”

“你看,这几年各地的蒙学、小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数匠人、农家的孩子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他们的基数,远非勋贵世家可比。”

“门阀子弟再优秀,一千人里就算有一半能登第,也不过五百人。可若有一万个平民子弟入学,哪怕只有一成的人能考中,那也是一千之数。”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时日一久,这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朝堂之上,终将是寒门庶族的身影占多数。”

“夫君这番布局,如此深远,难道那些人当真一点都察觉不到么?”段嫣然心中泛起一丝忧虑。

她很珍视眼下的安稳日子,实在不愿想象李想将来与天下门阀对立的景象。

大唐的朝堂,就像一棵盘根错节的参天大树,根系全是那些传承百年的高门望族。

从位极人臣的宰相到各州府的长官,放眼望去,鲜有真正的寒素之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