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闲来无事,出国打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闲来无事,出国打猎(1 / 2)

十月二十号,山里下雪,孟海那边停止了修路。

桥已经可以用了,他专门下山来给李龙说了一下,路的总长差不多达到了四十二三公里,应该已经算是到一半了。

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开回到了村里,他已经保养...

雪后初晴,阳光洒在结了薄冰的河面上,泛起一层细碎的银光。孟海站在新浇筑的桥墩旁,伸手摸了摸混凝土表面,指尖传来粗糙而坚实的触感。七根桥墩如巨人般矗立在河道两侧,像是一排沉默的守卫,预示着一座真正桥梁即将诞生。

他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心中却滚烫如火。这不只是修一座桥,更是在打通清水河子通往外界的血脉。车有了,路也得通??否则那些汽车不过是停在院子里的铁壳子,终究走不出这片山沟。

“顾叔说得对,基础打得牢,桥才站得稳。”孟海喃喃自语。身后工地上,赵成峰正带着人绑扎第二段桥面预制板的钢筋网,锤声叮当,焊花四溅。远处,李龙指挥着拖拉机把一袋袋水泥从供销社仓库运来,车轮碾过冻土,留下深深的辙痕。

这时,戴盛急匆匆跑来,手里攥着一张电报纸:“刚收到县局传来的消息!咱们申请的‘集体运输队’备案批下来了!名字叫‘清水河子综合服务运输队’,隶属供销社管理,编制八人,允许跨区作业!”

孟海接过纸条,反复看了两遍,嘴角慢慢扬起。这不是一张简单的批文,这是护身符,是通行证,更是撬动时代的杠杆。

“胡科长真够意思。”他感慨道,“这一关过了,咱们就能光明正大地接活了。”

“还不止。”戴盛压低声音,“交通局那边说了,只要我们每年完成一定公益运输任务??比如春耕化肥、秋收粮调??年检就可以走绿色通道,免抽检。”

两人相视一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不仅能合法运营,还能享受准集体单位待遇,在这个年代,简直是开了绿灯。

当天下午,孟海召集所有车主开会。五台车的主人悉数到场:李龙、陶小弱、贾天龙、赵宗明、王明军。连平时不爱凑热闹的姜至瑜也来了,坐在角落里安静听着。

“兄弟们,”孟海站在院中那辆伏尔加前,声音沉稳,“车现在是咱们的了,手续也都办妥了。但光有车不行,得跑起来,才能赚钱,才能养家,才能让咱们清水河子的人走出去。”

众人点头。

“我打算成立一个车队,统一调度,对外承接运输业务。路线先从伊宁开始,往西到霍尔果斯口岸,往东去奎屯、石河子,最远可到乌鲁木齐。货物不限,粮食、建材、日用品都拉。价格由队里统一定,收入七成分给司机,三成留作维修基金和公共开支。”

贾天龙第一个举手:“我没意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挣钱谁不干?”

赵宗明挠头:“可……我没出过远门,怕迷路啊。”

“导航没有,地图有。”孟海笑着从包里掏出一叠《新疆公路交通图》,“每人发一张,再配个对讲机。我和李龙打头阵,带你们跑几趟熟了就行。”

陶小弱犹豫道:“万一路上被查怎么办?现在到处都在抓‘投机倒把’。”

“所以我们要挂靠集体。”孟海解释,“所有车辆登记在供销社名下,我们只是‘临时聘用驾驶员’。合同写得清清楚楚,工资按趟结算,油料损耗实报实销。只要不张扬,没人找麻烦。”

王明军咧嘴一笑:“那我还以为要偷偷摸摸呢,原来这么正规?行,我加入!”

会议结束时,所有人签字入队。孟海当场宣布第一单任务:三天后出发,前往伊宁市糖酒公司,运送三百件白酒回清水河子,用于春节物资储备。运费每件两毛,总计六十元??看似不多,但在1981年的农村,已是一笔可观收入。

当晚,孟海和姜至瑜坐在炕上核对账目。煤油灯摇曳,映照她专注的侧脸。账本摊开,一笔笔记得分毫不差:购车款、修车费、柴油钱、人工支出……每一笔都牵扯着整个车队的命运。

“你累了吧?”姜至瑜抬头看他一眼,轻声道。

“还好。”孟海揉了揉太阳穴,“就是脑子里事太多。车子要跑,桥要建,发电机还没影儿,刘高楼说的美元也得筹。”

“美元……是不是得去黑市换?”她低声问。

孟海摇头:“不能碰黑市。风险太大,一旦被抓,全盘皆输。我在想别的办法。”

其实他早已有了主意??用货换汇。

第二天清晨,他骑车赶到县外贸公司,打听近期是否有外宾接待任务。果然,下个月苏联驻伊宁商务参赞将率团访问北庭地区,当地需准备一批特色农副产品作为礼品。

“我们要毛毯、棉衣、发电机,对方要的是鹿茸、麝香、冬虫夏草这类山货。”孟海回来后对戴盛说,“咱们这儿猎户多,野味资源丰富,完全可以组织人进山采买,然后通过外贸渠道出口,换取外汇指标。”

戴盛眼睛一亮:“你是说,让我们自己做‘中间商’?”

“不是中间商,是资源整合者。”孟海纠正道,“咱们提供信息、运输、资金支持,猎人们负责采集,我们统一收购、打包、报关。赚的钱大家分,外汇留着换急需物资。”

计划迅速推进。第三天,孟海贴出告示:征集猎手二十名,进阿尔泰山南麓采集珍贵药材与皮毛,每日补贴三元,另加提成。短短半天,报名人数破百。

最终选定的队伍由赵成峰带队,其中包括三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临行前夜,顾博远特意赶来叮嘱:“山上雪厚林密,极易迷路。一定要带指南针、信号弹,每隔两小时标记一次路线。遇到暴风雪,立刻扎营,不可强行前进。”

赵成峰敬了个礼:“放心吧顾工,咱不是愣头青。”

队伍于次日拂晓出发,六辆汽车组成车队,载着帐篷、干粮、猎具驶向大山深处。孟海亲自送到山口,望着远去的尾灯消失在晨雾中,心头竟有些空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