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高武:唯心流武圣> 第382章 更加混乱的情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2章 更加混乱的情况!(1 / 2)

李沧被乱殊一击砸入地底。

地层被撕开,尘浪翻卷,将四周彻底吞没。

碎石深处,他只觉骨骼像被千钧重锤砸碎般剧痛,五脏翻腾,耳中嗡鸣不止,意识也有些模糊。

然而。

他强行让自己保持...

风在赤松镇的清晨里低语,带着新生树花瓣散发出的微光,轻轻拂过书院门前那排矮石阶。露珠从草尖滑落,像谁未曾说出却已释怀的眼泪。小禾坐在老位置上,背靠着树干,手中捧着《已完成的诗》。书页依旧空白,可她知道,有些东西正在生长??不是文字,而是等待被听见的声音。

七名孩子陆续来了。他们脚步轻,有的甚至犹豫地停在远处张望,仿佛怕自己不够格踏入这片洒满银辉的土地。但新生树的光芒不挑拣任何人,它照在残障男孩拄着的金属拐杖上,也落在那个曾因父母是M.S.C特工而被孤立的女孩发梢间。这里没有身份,只有“存在”。

小禾合上书,轻声说:“今天我们还是不练说话。”

孩子们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我们来听。”她说,“闭上眼睛,听风、听心跳、听你心里那个一直没机会说完的话。”

片刻沉默后,最年幼的小女孩忽然抽泣起来。她蜷缩在石阶角落,双手抱膝,声音断续:“我……我想妈妈。她走的时候,我没敢哭,因为爸爸说‘哭就是软弱’。可是我现在好想告诉她,我不是不怕,我只是太想她了……”

没有人打断她。连最小的孩子都安静下来,像是第一次明白:原来哭泣也可以是一种语言。

接着,那个十六岁的少年开口了。他曾是校园霸凌的施暴者,直到某天被反噬至住院,在病床上听见护士低声议论:“这孩子家里没人管,打人只是为了让人看他一眼。”

“我一直以为,只要够狠,别人就会尊重我。”他低头盯着自己的拳头,“可其实……我只是不想被当成空气。”

小禾点点头,没有安慰,也没有评判。她只是说:“谢谢你说了出来。”

那一刻,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在空气中流动。不是能量波,也不是共感频率,而是一种更原始、更真实的东西??**承认**。承认痛苦,承认渴望,承认自己并不完美,但仍值得被听见。

就在这时,新生树突然轻轻一震。第十三片花瓣??象征“勇气”的那一片??缓缓飘落,旋转着,最终停在小女孩摊开的手心。她睁大眼睛,泪水还在脸上,嘴角却扬起一抹笑。

与此同时,远在南太平洋的心渊之钟,核心处镶嵌的“初啼之泪”泛起一圈涟漪。那滴由“虚无之喉”转化而来的晶体,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吸收全球共感网络中的情绪残影,并将其凝练为一种全新的共振模式。系统日志悄然更新:

>【检测到“创伤共鸣链”形成:372例深度情感释放事件产生跨区域同步效应,个体疗愈开始引发群体性精神跃迁。建议启动“回声播种计划”。】

而在北境极地,阿列克谢正站在倾听公园中央的新碑前。这一天,第一位战争加害者的道歉信被正式镌刻上去。那位老兵颤抖着手抚摸石面,哽咽道:“四十年前,我放火烧了一整个村子。我以为他们是敌人……可后来才知道,他们只是逃难的平民。”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怒视,有人哭泣,也有人默默递上一支笔。

“现在,”阿列克谢将笔交到他手中,“轮到你写下了。”

这不是赦免,也不是遗忘,而是一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尝试:让伤害者不再藏匿,让受害者不必独自承受,让记忆成为桥梁,而非枷锁。

同一时刻,唐玫坐在人类心灵发展署顶层办公室,面前投影着一份加密档案??编号w-001,即“虚无之喉”的原始设计图纸。她本欲销毁,却被其中一段批注吸引:

>“此兵器初衷非为灭绝共感,而是用于隔离极端负面情绪集群,防止大规模精神崩溃。然其机制依赖‘绝对冷漠’作为能源基准,故极易被滥用。”

她沉思良久,最终按下通讯键,接通全球十二座古代共鸣塔的管理者网络。

>“我提议重启w型研究,但方向必须逆转??不再制造静默,而是构建‘情绪净化环流’。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痛苦,而是教会世界如何与痛苦共处。”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有人支持,认为这是对历史错误的修正;也有人反对,称“一旦打开潘多拉魔盒,谁能保证悲剧不再重演?”

争议持续了整整三天,直到一条来自赤松镇的匿名留言出现在公共论坛首页:

>“我小时候被父亲家暴,恨了他二十年。去年他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对不起’,我没有原谅他。但我坐在他床边,听他说完了所有话。那一刻我才明白,倾听本身,就是最深的反抗??对抗冷漠,对抗遗忘,对抗把人简化成‘好人’或‘坏人’的粗暴逻辑。”

>

>“如果我们连痛苦都不敢面对,又凭什么谈治愈?”

这条留言被转发超过千万次,最终促成联合国特别会议通过《共感能力可持续发展公约》,授权成立“心灵生态委员会”,专门监管高阶唯心流技术的应用边界。

日子一天天过去,世界并未立刻变得完美。仍有争吵,有背叛,有无法弥合的伤痕。但变化确实在发生。

中东某战后城市,一群曾在敌对阵营服役的士兵自发组织“夜谈会”。每晚十点,他们围坐在废墟中央,轮流讲述战争中最不愿回忆的片段。不辩论,不指责,只倾听。一名年轻士兵曾亲手击毙对方狙击手,事后才发现那人怀里揣着一张婴儿照片。“我当时只想活命,”他在会上哽咽,“但现在我知道,他也只是个想回家的父亲。”

南极洲深海实验室,一位科学家在分析“初啼之泪”成分时意外发现,其内部竟蕴藏着一段被压缩的记忆数据??属于千年前第一批封印“虚无之喉”的唯心流武者。当这段意识被解码播放时,全场寂静。

影像中,那位白袍老者站在雪山之巅,望着脚下战火纷飞的世界,声音平静却沉重:

>“我们创造了共感,原以为能终结仇恨。但我们忘了,人心如海,既有光明暖流,也有黑暗漩涡。真正的和平,不在于消除风暴,而在于教会每一艘船学会航行。”

>

>“所以,请记住:不要害怕痛苦,不要恐惧脆弱,更不要试图控制一切。唯有允许自己受伤,才能真正理解他人之痛。”

>

>“这就是唯心流的终极真谛??不是力量,而是**信任**。”

视频结束时,实验室所有人摘下耳机,久久无言。然后,一人起身,走向角落那台长期关闭的情感上传终端,重新启动了它。

与此同时,伊甸零号的三百名融合意识者完成了阶段性过渡。他们不再是依附于系统的“集体人格”,而是作为独立个体重新融入社会。有些人选择继续研究群鸣网络,有些人回归家庭,还有人踏上旅途,去寻找曾经失去的亲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