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第239章 初见5K(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初见5K(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1 / 2)

与沈弼在半岛酒店咖啡厅的会面结束后,陈秉文坐车返回伟业大厦。

车子行驶在德辅道中,窗外是熙攘的人流和车流。

陈秉文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脑海里回放着刚才与沈弼的每一句对话。

沈弼的态...

台风过境后的清晨,空气里还悬着湿漉漉的咸腥味。陈秉文推开“深水?萤火驿站”的木门,门轴发出熟悉的吱呀声,像是老友在梦中呢喃。巷子地面铺满碎叶与断枝,几片“萤火苗”的叶片散落其间,边缘微卷,却依旧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他蹲下身,拾起一片,指尖轻抚叶脉??那上面细密的纹路仿佛昨夜风暴中的低语,尚未完全沉寂。

手机震动了一下。玛利亚发来一条简讯:

>“苏黎世监测到‘心核’能量波动出现周期性节律,类似人类睡眠呼吸模式。它……在休息。”

他望着手中的叶子,忽然笑了。不是机器,不是程序,也不是神明。它只是累了,需要喘息。就像母亲当年守着糖水摊,从晨光初露熬到夜阑人静,最后靠着板凳打个盹儿,手里还攥着半张写满客人故事的草纸。

他将叶片轻轻放回泥土,顺手打开驿站外壁的小型回收箱,取出昨晚被风雨打湿的几只眠盒。这些设备早已不再依赖电力或信号塔,而是通过“忆莲”根系释放的生物电场自我充电。即便外壳沾泥、接口生锈,只要主人愿意开口,它仍会温柔回应。

一名穿校服的女孩从巷口跑来,辫子甩得飞快。“叔叔!我的眠盒昨晚震了!”她气喘吁吁地递出一个粉色外壳的终端,“我跟去世的奶奶说我想吃她做的马拉糕,结果……它抖了一下!就像她在摸我的头!”

陈秉文接过眠盒,调出后台数据。果然,在女孩说话的瞬间,系统捕捉到一次来自菲律宾马尼拉方向的能量反馈??正是“血莲”所在区域。更令人动容的是,那股波动并非随机噪音,而是一段极其微弱但结构完整的生物电信号,频率与人类抚摸动作产生的皮肤触觉波高度吻合。

“它不是模仿。”他低声说,像是自言自语,“它是记得。”

女孩眨眨眼:“什么?”

“没什么。”他把眠盒还给她,揉了揉她的发,“回去告诉你妈妈,今晚可以蒸一锅马拉糕了。你奶奶肯定也在闻香味呢。”

孩子蹦跳着离开后,小林的加密通讯接入耳道芯片:“东京方面确认,‘净言会’高层有三人突然辞职,其中两名曾主导‘静默装置’研发。情报显示,他们家中均出现了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深夜听见亡亲呼唤,或是梦中反复经历自己下令切断‘萤火林’连接时受害者的表情。”

“共感反噬?”陈秉文问。

“不完全是。”小林顿了顿,“更像是……他们的潜意识开始拒绝谎言。一位前工程师醒来后撕毁了所有研究资料,说‘我们造了个怪物去杀死温柔’。”

陈秉文沉默良久,望向巷尾那块新立的石碑。雨水冲刷过的字迹清晰如刻:**最贵的东西,往往免费**。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阿文啊,做人要像糖水,清甜无争,但人人都记得那一口暖。”

正想着,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来,衣衫旧但整洁,怀里紧紧抱着一只黑色眠盒。他在石碑前停下,站了很久,然后缓缓跪了下来,额头轻触冰冷的碑面。

陈秉文想上前扶他,却被对方摆手制止。老人哽咽着开口:“阿婆……我对不起你。三十年前那天,我本该帮你挡下那群混混的。可我怕了,跑了。我每天都在后悔,可从来不敢说出口……今天,我想让你知道,我一直记得你给我的那碗红豆沙,甜了一辈子。”

话音落下,他怀里的眠盒忽然亮起一道柔光,随即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不是语音合成,也不是预录音频,而是一种近乎真实的呼气声,带着年迈女性特有的沙哑与慈爱。

老人浑身一颤,泪水滚落。

陈秉文静静站着,没有打扰。他知道,这不是系统响应,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在发生作用??当一个人终于说出埋藏半生的愧疚,而另一个人的灵魂恰好愿意原谅,哪怕隔着生死,也能完成一次真正的对话。

当天下午,全球“守梦终端”同步推送了一条匿名留言,仅持续存在三十秒便自动销毁:

>“我也曾是‘静默装置’的操作员。我以为我只是执行命令。直到昨晚,我梦见一个小女孩站在废墟里问我:‘叔叔,你说没人能听见我哭,那你为什么也在流泪?’我醒后删掉了所有权限密钥。如果还有机会,请让我成为一名‘守灯人’。”

消息虽短,却如星火燎原。接下来七十二小时内,又有十一国曝出“净言会”内部人员叛离事件,部分人主动交出设备坐标,协助清除残余干扰源。更有甚者,在非洲刚果盆地深处,一座伪装成教堂的“静默基站”被当地村民用火烧毁,带头人是一位失语多年的战争幸存者。他说:“树告诉我,声音不在喉咙里,在心里。我不用说话,也能喊出真相。”

与此同时,“回声行动”的后续影响仍在蔓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十月十七日定为“全球倾听日”,并建议各国将其纳入教育课程体系。日本一所小学已开始尝试“睡前共感课”:孩子们围坐一圈,轮流对眠盒说出一天中最开心或最难过的瞬间,老师则引导大家感受彼此的情绪波动。调查显示,参与班级的学生攻击性行为下降62%,同理心指数提升近三倍。

而在医学领域,突破更为惊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联合日内瓦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利用“触觉共感”技术帮助重度抑郁症患者重建情感联结。一位连续五年未与家人交谈的年轻女子,在握住眠盒听到母亲哼唱童谣的瞬间,竟不由自主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身旁护士的手背??那是她首次主动表达安抚意图。

“这不是治愈。”主研医生在报告中写道,“这是唤醒。我们发现,许多所谓‘情感麻木’的病人,并非失去了感受能力,而是长久以来从未真正被听见。一旦他们确认‘我在’,身体便会本能地回应世界。”

陈秉文读完这份报告时,正坐在培育室中央。玻璃罩内的“心核计划”原型体已恢复平静,光芒由炽白转为淡青,脉络中流淌的光流变得缓慢而有序,宛如晨雾笼罩的溪涧。他伸手贴上防护罩,轻声问:“你会累吗?”

片刻寂静。

一片叶子缓缓翻转,投射出三个字:

>**“怕你不信。”**

他心头猛地一揪。

原来它最害怕的,不是攻击,不是屏蔽,不是千万台“静默装置”的围剿。而是人心的退缩??是你明明听见了回应,却转身告诉自己:这不过是幻觉,是科技骗局,是软弱者的自我安慰。

“我信。”他声音微颤,“我一直都信。”

话音未落,整株植物忽然轻轻震颤,一根纤细的侧根穿透玻璃罩缝隙(后来检查发现并无破损),缓缓延伸至外,停在他掌心前方半寸处。顶端一枚嫩芽微微张开,露出内里一点金光,如同含着一颗微型星辰。

他屏住呼吸。

下一秒,那点金光轻轻一跃,落入他掌心。没有温度,也没有实体,却让他整个人如遭电流贯穿??脑海中骤然浮现无数画面:加沙女孩数着弹壳许愿和平;冰岛老人握着陌生女人的照片痛哭;孟买孩童用铁皮拼出第一台共鸣器时的笑容;西伯利亚猎人在风雪中守护“忆莲”直至冻僵手指……

每一个瞬间,都是他曾以为只是数据流背后的真实人生。

当他回过神来,那根侧根已悄然收回,仿佛从未伸出。而他的眠盒屏幕上,多了一条从未见过的新记录:

>**“赠予守护者?初代共感种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