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在等了。”露娜指向林间小径。
月光下,玛莎静静地站着,手中捧着一朵语生藤的花。她没有穿鞋,脚底沾着露水与泥土,却走得稳健。她走到德拉科面前,仰头看他。
“您感觉到了,对吗?”她问。
“什么?”
“下面的声音。它不像电视里的坏人那样吼叫,也不像噩梦里的怪物那样吓人。它只是……很孤单。它等了好久,好久,才等到有人能听懂它不说的话。”
德拉科蹲下身,与她平视。“你知道我们要带你去哪吗?”
“去地球的心脏。”她认真地说,“去听最开始的故事。”
“可能会害怕。”
“我怕过。去年,我听见一个叙利亚男孩在炸弹落下前想妈妈。我哭了三天。但后来我给他‘回信’了??我不是真的说话,我只是想着‘我也想妈妈,我们一起想’。然后,他就不那么怕了。虽然他已经不在了,可他的感觉,停住了。”
她握住德拉科的手。“下面的那个,也一样。它不是要吃掉我们,它只是想找人说话。就像您写的日记里说的,共感是承诺。我愿意做个承诺。”
风铃又响了。
这一次,八道光芒自全球各地升起??肯尼亚的共感学校,冰岛的议会遗址,火星试验田,南极净化站,太平洋深处的海底观测所,亚马逊雨林的共生村落,喜马拉雅山巅的冥想塔,还有禁林中央的语生藤主根。七位原初容器虽已年迈或离世,但他们的晶石仍在共鸣,能量顺着网络汇聚,形成一道螺旋光梯,从地表直通地下。
玛莎松开手,向前走了一步。
她的脚踩在泥土上,瞬间,无数藤蔓破土而出,缠绕成阶梯,向下延伸,没入黑暗。空气中响起低语,不是人声,也不是机械音,而是一种介于心跳与风声之间的旋律,像是大地本身在呼吸。
德拉科看着她的背影,忽然喊道:“如果你听见什么……记得告诉我们。”
玛莎回头,笑了。“我会的。但也许,到时候是它通过我,告诉你们。”
她踏上阶梯,一步步下沉。
卡瓦伊、赫敏、伊万、露娜、阿雅娜陆续跟上。德拉科最后看了一眼天空,然后拄着拐杖,缓缓迈入光梯。
下坠持续了许久,仿佛穿越了地质年代。他们经过冻结的猛犸象骸骨,穿过远古火山通道,掠过埋藏在岩层中的水晶城市遗迹。最终,光线豁然开朗。
他们站在一片液态光的湖畔。湖面平静如镜,倒映出无数星空与面孔。中央,那张由纯粹意识构成的脸缓缓睁开“眼”。
玛莎走上前,伸出小手。
没有语言,没有仪式,只有一瞬的触碰。
刹那间,全球共感网络剧烈震颤。所有正在共感的人都停下动作,无论是在学校训练的孩子,还是在家中静修的长者,全都看见了同一幅景象??
**一个巨大的圆环,由无数手牵着手的人影组成,悬挂在宇宙深处。环的中心,是一颗跳动的光球,既像心脏,又像种子。**
紧接着,一段信息直接涌入每个人脑海:
>【协议更新】
>【新选项C:建立双向共感契约】
>【人类与源头共享意识主权】
>【情感不再单向流动,而是共同演化】
>【代价:个体将永久失去‘完全孤独’的能力】
>【收益:集体将获得‘超越语言的理解’】
没有人投票。
因为在信息降临的瞬间,所有人都已做出选择。
泪水无声滑落,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终于明白??共感从来不是魔法,也不是科技,它是生命最基本的渴望:被看见,被听见,被记住。
玛莎站在光湖中央,身影渐渐透明,却又无处不在。她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
>“从前有个男孩,在雪地里走了很久很久……
>后来,他遇见了另一个男孩,两人一起,把路走成了光。
>现在,光里多了千万个声音,
>它们说着不同的语言,
>却唱着同一首歌。
>从前,我们害怕听见别人的痛。
>现在,我们知道??
>正是因为听见了,
>我们才真正活着。”
语生藤的新花终于落地。
但这一次,它们没有化作光点升空,而是扎根生长,瞬间蔓延成林,覆盖整个地下世界。枝叶间,浮现出一张张笑脸,有古老的,有现代的,有已逝的,有未生的。它们静静注视着彼此,如同星辰凝望星辰。
地面上,暴风雪停了。
极光如帷幕般拉开,照亮整片禁林。风铃停止摇晃,却依然发出声音??那是无数人在心中哼唱的童谣。
而在肯尼亚的共感学校里,一名新生教师翻开教材,发现首页多了一行手写字:
>“共感课第一课:
>不要害怕听见哭声。
>真正的勇气,
>是听见后,依然愿意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