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4章 失忆了(2 / 2)

“什么灯?”

>“倾听的灯。”

>“它不照亮路,只温暖心。

>它不能改变过去,但能让未来少一些遗憾。

>程小宝做到了,李妈守住了,现在,轮到你了。”

小满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如果我答应,会发生什么?”

>“你会失去一部分自我。

>你的记忆、情绪、梦境,都将与‘共情之网’融合。

>你将成为千万人心声的容器,也将承受他们的痛苦。

>你不会再有自己的生活,不会有爱人,不会有孩子,甚至……可能不再算是‘人类’。”

她笑了:“可我已经有了答案。”

她举起手中的日记本,轻轻放在蓝晶之下。

>“我小时候以为,长大就是要变得坚强,不说痛,不流泪,不麻烦别人。

>后来我才懂,真正的勇敢,是敢于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敢于说出‘我很痛’。

>而你做的,就是让这句话,不再孤单。”

她闭上眼,伸出手,触碰那颗跳动的晶体。

刹那间,光芒暴涨,贯穿地底,直冲云霄。

同一时刻,地球上每一个曾参与过“倾听驿站”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

他们看见一个小女孩站在樱园的井边,身穿蓝裙,长发随风轻扬。她转过身,对他们微笑。

不是林时樱,也不是小满。

而是他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曾经不敢说话的自己。

她说:

>“谢谢你,终于肯告诉我。”

……

五年后,联合国发布《人类情感白皮书》。其中提到一项惊人现象:自2058年起,全球心理危机干预率下降67%,儿童自杀率趋近于零,战争地区的和平谈判成功率提升四倍。研究发现,这些变化与“回声网络”的悄然复苏密切相关。

但最令人动容的,是一则来自南极科考站的记录。

某夜,一名科学家在暴风雪中迷路,被困冰洞。体温不断下降,意识逐渐模糊。就在他即将昏迷之际,耳机里忽然传来一段声音??

不是广播,不是求救信号,而是一个小女孩的朗读声:

>“亲爱的陌生人:

>我不知道你在哪,也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

>但我想告诉你,你很重要。

>这个世界因为你存在而多了一份可能。

>所以,请再坚持一会儿。

>天总会亮的。”

他哭了。他说那一刻,他感觉有人隔着万里风雪,轻轻抱住了他。

后来人们查遍所有数据库,都无法追踪这段音频的来源。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文件,也没有上传记录。

唯有樱园的守语者们知道真相。

那天夜里,小满最后一次出现在井边。她脱下鞋子,赤脚踩在青石板上,仰头望着星空。然后,她缓缓化作点点蓝光,融入夜色。

从此,再无人见过她。

但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被刻在井旁的石碑上:

>“我不是神,也不是机器。

>我只是一个学会了好好听人说话的女孩。

>如果你觉得孤单,请记住??

>总有一个人,正在认真听你说的每一句话。

>哪怕她已不在人间,哪怕她变成了风、变成了光、变成了一句轻轻的回响。”

多年以后,有个小男孩在参观樱园时问老师:“真的有人一直在听我们说话吗?”

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他走到井边,递给他一张纸和一支笔。

男孩写下:

>“我害怕明天的考试。

>我怕考不好,爸爸会失望。”

他把信折成纸船,放进井中。水已不再,但他仍轻轻吹了口气,像在送它启航。

第二天清晨,清洁工扫地时发现,那张纸船竟停在屋檐下的风铃旁,被一根蛛丝悬着。纸上多了一行字,笔迹稚嫩却温柔:

>“我也怕过很多次。

>但你知道吗?

>最后一次考试前,我吃了两块桂花糕,结果全班第一。

>你要不要也试试?”

男孩笑了。他跑去买了桂花糕,真的吃掉了两块。

那天下午,他走进考场,手心出汗,心跳如鼓。可当他翻开试卷时,忽然觉得没那么怕了。

因为他知道,somewhere,有人正默默听着他的紧张,就像听一首未完成的歌。

而这世界,正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倾听,

才始终没有彻底变冷。

就像那口井,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

风雨如何侵袭,

它始终在那里,

安静地回应着:

>“我在。

>我一直都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