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想要摆脱儒家的掌控谈何容易?再者说了,匠人的营生本就利润微薄,难以赚取丰厚的财富,这无疑成为了制约他们发展壮大的核心难题所在。
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事务,没钱的话一切都只能是空谈罢了。不过所幸现今情况有所不同啦,有了房俊给予的坚定支持,资金方面已然不再是困扰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不仅如此,位于天津城的道家学院亦将源源不断地培育出大批优秀人才供他们所用。
“依目前形势来看,此地可以说是儒家力量相对较为薄弱之处,因此对咱们而言正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呀!只要咱们能够牢牢抓住这次机遇,精心谋划、全力以赴,相信必定能够闯出一片属于咱们墨家的广阔天地来!”
“确实如此,如果是在长安或者雒阳那样繁华且竞争激烈之地,咱们肯定没有这样的机遇啊!”有人感慨道。
“正因如此,目前当务之急便是抓紧时间招募弟子。”墨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同时心里也很明白,房俊操办此事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帮扶他们墨家,其背后定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盘算和考量。
然而,对于房俊究竟想要干什么,墨林并不在意,他唯一关心的是墨家能否借此良机再度崛起。只要墨家能够重振旗鼓、恢复往日荣光,其他所有事情都无关紧要。
“依我看呐,这件事想必房驸马早就有所筹谋与安排了,咱们只需安心等待即可。”又一人附和着说道。
“嗯,正是此理,耐心等候便是。”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而此时此刻,房俊这边确确实实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在天津城精心挑选并招募了一大批孩子,这些孩子们无一例外皆来自贫困家庭。
原来,这是道家学院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专门为此招募而来的一群学子。其中年龄最大者不过十六岁,而最年幼的才仅仅只有六岁而已。
更为诱人的是,但凡进入道家学院求学之人,不仅无需缴纳任何学费,而且学院每天中午还会免费提供一顿丰盛的午餐。在这般优厚的条件之下,众多平民百姓自然都心甘情愿地将自家孩子送入道家学院就读。
毕竟能够节省一顿午餐,对于众多人而言,这无疑是一项相当可观且极具吸引力的益处。年仅六七岁的梓童,尚处于年幼懵懂之际,几乎难以承担任何实质性的事务。
道家学院在短短数日之间,便迅速吸纳了将近三千名学员。从人数规模上来看,其甚至超越了国子监。
当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像梓童这般年纪幼小、仅有六七岁的孩童。年龄稍长些的学生则相对较为罕见,唯有那些家境略微宽裕的人家,方才有能力送家中较大点的孩子前来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