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 使用主义 功利之心
房俊斜睨着李渊,脸上写满了不屑与嫌弃,仿佛李渊在他眼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作秀者。
在他看来,李渊的行为无异于既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明明知晓运河香的重要性,想要借李二之手去维护这条经济命脉,却又瞻前顾后,生怕朝臣们会提出反对意见,于是便巧妙地找了个投资商来分担风险。
如今的房俊,早已是腰缠万贯,身处雍奴,也就是那条至关重要的运河出口之地。
手握巨资且有着迫切的需求,李渊自以为房俊会欣然接受投资运河的提议,然而他却万万没想到,房俊对已故的隋炀帝杨广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
“小子,你看看这世间之人,哪个不在说隋炀帝亡国皆因修筑运河?为何你却能独辟蹊径,不这样想呢?”
房俊不屑地翻了个白眼,心中总算是明白了李渊这番举动背后的真正意图。原来,这家伙跟下来并非只是为了游山玩水,竟也怀揣着自己的小心思。
“老爷子,您说得没错,好东西自然是要拿出来用的。这运河贯通南北,尤其是到了幽州这一代,更是彰显其无可替代的价值。
这绝对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佳办法。幽州这地方啊,自古以来便是穷困潦倒之地,虽然在大唐之前也曾有所发展,甚至还建立了燕国等政权,但无奈此地的粮食产量实在太低,始终无法成为人口密集的区域。
要知道,粮食可是制约人口增长的最大障碍啊!倘若没有充足的粮食作为支撑,就算拥有再广袤的土地,也不过是片空荡荡的无用之地罢了。”房俊一番慷慨陈词,言辞间尽是对运河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与对李渊短视行为的嘲讽。
不得不说,隋炀帝杨广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展现出了一位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他那横跨南北、连接东西的伟大运河工程,无疑是一项旨在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大融合的壮举。
然而,遗憾的是,他的雄心壮志过于急功近利,步伐迈得太快,以至于自己非但没有享受到这条运河带来的长远红利,反而因其庞大的开支和民力的过度征调,加速了隋朝的崩溃。
这红利最终被后来的唐朝所继承,李渊及其后继者享受了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与经济发展,但这也似乎让唐朝自那以后,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那种大胆开拓、不顾一切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狂热与决心。
这历史的转折,确实充满了讽刺与无奈,仿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成为了中原王朝在后续发展中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和战略保守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