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集心中满是疑惑,他不禁问道:“二郎,我们这是?为何回到运河之后,不立即北上,反而在此地停下了?”
房俊等人本应是急匆匆地赶路,却出乎意料地在运河边驻足。
面对大伯的疑问,房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大伯,我们的船只不幸出了些问题,恐怕暂时无法继续前行了。”房俊叹了口气,似乎对这样的突发状况感到无奈,“不过,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要请你出手相助。”
房俊深知自己此时无法轻易离开,周围必定有不少双眼睛在暗中窥视。
然而,对于房集,他却没有太多的担忧。
尽管房集是他的大伯,但在家族中并无太多出众的表现,这样的人,若能为我所用自然最好,即便不能,也没有什么值得对方特别关注的价值。
房集闻言,神色变得郑重起来:“二郎,你尽管说,是什么事情需要我这个老骨头来帮忙?”
房俊见状,便将自己召集船匠、意图修复船只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房集。房集听完,眉头微微一皱,随即舒展开来,显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这件事就交给我吧,二郎,你放心,我一定给你办得妥妥当当的。”房集拍着胸脯保证道。
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也并不算太难。
江南之地,船坞众多,但随着大唐近年来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减少,许多船坞都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推动,大唐也不例外。
房集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对于房俊的请求并没有感到太过为难。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船坞和船匠,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隋炀帝杨广,这位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帝王,以其宏大的志向和无尽的野心着称,尤其热衷于搞大工程。在众多项目中,他对水利建设情有独钟,不遗余力地推动着国家的水利事业发展。
在他的推动下,各地的船坞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技术与发展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水上交通与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李唐王朝取代隋朝之后,对于水利建设的热情却似乎消退了许多。
相较于隋炀帝的积极态度,李唐皇室对水利事业显得不那么热衷,因此,船坞的建设与维护自然也就逊色了不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