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板。”石丽馥点头离开。
办公室里,叶开望着窗外的滨海市,心中思绪万千。
“叶开,你到底想做什么?”他喃喃自语。
他知道,叶开的计划远不止一个减脂餐那么简单。
而他自己,也已经深陷其中,无法抽身。
“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就走下去吧。”他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只想着安稳度日的普通打工人,而是真正成为了叶开身边的左膀右臂。
而这场关于重生与未来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老板,纪总到了。”石丽馥敲了敲门,轻声说道。
“请他进来。”叶开放下手中的文件,抬头看向门口。
纪青桐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老板,找我有事?”他一边坐下,一边问道。
“嗯。”叶开点了点头,“我听说你最近一直在忙电动单车生产基地的项目?”
“是的。”纪青桐点头,“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我知道。”叶开道,“不过,你也要注意身体,别把自己累垮了。”
纪青桐笑了笑:“谢谢老板关心,我还撑得住。”
叶开看着他,沉默了几秒,然后缓缓开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项目背后的意义?”
“意义?”纪青桐一愣。
“没错。”叶开道,“你以为我让你推动这个项目,只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
“难道不是?”纪青桐皱眉。
“当然不是。”叶开摇头,“这个项目,是我整个计划中的一环。电动单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代表着未来城市出行的新模式。而我们要做的,是抢占这个风口。”
“风口?”纪青桐若有所思。
“是的。”叶开点头,“未来三年,城市交通将发生巨大变化,环保、节能、智能将成为主流。而电动单车,正是这个趋势下的最佳切入点。”
“所以……”纪青桐似乎明白了什么,“你是想通过这个项目,提前布局未来城市交通生态?”
“聪明。”叶开笑了笑,“你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了。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新能源出行生态链。”
纪青桐沉思片刻,忽然抬头道:“老板,我明白了。我会全力以赴,把这个项目做到最好。”
“很好。”叶开满意地点了点头,“另外,关于你去年的分红,我听说你已经拿到了?”
“是的。”纪青桐点头,“超过了一亿。”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这么多吗?”叶开看着他,眼神深邃。
“因为……我做得好?”纪青桐试探性地说道。
“不完全是。”叶开摇头,“我给你这么多分红,是因为我知道,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得更远。”
纪青桐心头一震,沉默了片刻,郑重地点头:“是的,老板。我愿意。”
“很好。”叶开满意地笑了,“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但我相信,你能跟得上。”
纪青桐离开后,叶开靠在椅子上,望着天花板,眼神复杂。
“重生者……”他低声呢喃,“你说的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
与此同时,绿能芯动力的办公楼里,张明山正和几个同事在茶水间闲聊。
“你们听说了吗?公司要搞减脂餐了。”一个同事兴奋地说道。
“是啊,我刚在群里看到通知,说是要先试点,每天中午提供100份,每份控制在400卡以内。”另一个同事也激动地说道。
“哇,这也太贴心了吧!老板也太懂我们了。”第三个同事感叹道。
张明山听着他们的讨论,嘴角微微上扬。
“你们知道是谁推动这个项目的吗?”他忽然开口。
几人齐刷刷看向他。
“是小厨。”张明山道,“老板让小厨负责这个项目。”
“小厨?那个厨子?”有人惊讶。
“是的。”张明山点头,“而且,据说这个项目只是开始,未来还可能扩展成一个独立的健康餐饮品牌。”
“这么厉害?”众人惊叹。
“所以说啊,”张明山喝了口茶,意味深长地说道,“能遇到这样的老板,真的是我们的幸运。”
而在另一间办公室里,宋先成正和叶开通电话。
“老板,我这边有个好消息。”宋先成语气兴奋,“我刚才和滨海区的几个政府部门谈了一下,他们对电动单车生产基地的项目非常感兴趣,表示愿意提供政策支持。”
“很好。”叶开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让他们尽快落实,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明白。”宋先成顿了顿,忽然问道,“老板,你真的觉得,三年后会发生你说的那场能源危机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叶开缓缓开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宋先成听着他的语气,心中一凛,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全力以赴。”
挂断电话后,叶开站在窗前,望向远方的天空。
“希望……我能改变这一切。”他低声说道。
而这场关于重生、未来与命运的旅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