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第六百三十八章 又把鱼塘给炸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八章 又把鱼塘给炸了(1 / 2)

叶开这一次的网络回应,相对于上一次,数据更加清晰,关于环保方面的警告,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他的博文发布之后,不到半个小时之后,就有各方面的网友开始针对环保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

夜色如墨,城市灯火在窗外连成一片流动的星河。叶开合上日记本,指尖轻抚过纸页边缘,仿佛要将今日所有思绪尽数封存。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京西方向那片尚未点亮的荒地??那里,将是非遗馆的主园区所在地,也是他布局全国文化战略的第一枚落子。

手机震动,一条加密消息跳了出来:【“星辰计划”首批基地选址完成,成都、贵阳、延安、赣州四地已签署意向协议。青少年选拔系统将于下周上线。】

叶开微微颔首,回复两个字:“推进。”

他知道,真正的影响力不在于一时风光,而在于能否持续输出价值。奖学金答辩只是个开始,媒体的关注也只是风暴前奏。真正的大战,还在后头。

翌日清晨,北小校园依旧平静,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进教学楼,书包里装着作业与梦想。唯有高三(1)班门口贴出的一张通知打破了这份寻常??《关于开展“未来领袖青年培养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赫然在列,落款单位竟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科技部高新技术司联合署名。

沈佳宜站在公告栏前愣了半晌,回头就冲进了教室:“叶开!这上面写的‘项目发起人:叶开’是怎么回事?你什么时候跟教育部搭上线了?”

叶开正低头翻阅一份政策文件,闻言抬眼一笑:“上个月提交的提案,没想到批得这么快。”

“你……你还真能办事啊!”沈佳宜语气里满是震惊,“这个项目是要在全国遴选一百名具有创新潜质的初中生,由顶尖高校导师一对一指导,经费全包!而且优先推荐进入清北少年班??这是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的通道!”

“所以才更要公平开放。”叶开合上文件,目光沉静,“寒门子弟不是没有天赋,只是缺少机会。我做的,不过是把门推开一条缝,让他们也能看见光。”

汪波这时也闻讯赶来,手里攥着打印出来的新闻稿:“你知道现在网上炸成什么样了吗?‘北小神童获国家背书’‘神秘少年跻身体制视野’……有人甚至说你是某位高层的私生子!”

叶开摇头失笑:“谣言永远比真相跑得快。但没关系,只要项目落地,孩子们站上领奖台那一刻,一切质疑都会闭嘴。”

话音未落,班主任李老师匆匆走入教室,脸色凝重:“叶开,校长让你马上去一趟办公室,教育部特派专员来了,点名要见你。”

走廊上,脚步声回荡在空旷的教学楼中。叶开稳步前行,心中却已推演起此次会面的种种可能。若仅仅是表彰,不会动用特派专员;若涉及资源调配,则意味着他的计划已被纳入国家战略视野。

校长室门外,两名身着深色西装的男子伫立两侧,神情肃穆。门开处,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沙发上翻阅资料,抬头见叶开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你就是叶开?”他放下文件,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

“是,老师好。”叶开礼貌鞠躬。

“我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陈志远。”对方直视着他,“我们看了你提交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赋能白皮书》,很震撼。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系统性提出‘早期识别?精准培育?成果反哺’的闭环模型,实属罕见。”

叶开坦然回应:“我只是把自己曾经错过的遗憾,试着弥补给下一代。”

陈志远微微一怔,随即点头:“你说得对。教育的本质,不是筛选赢家,而是让更多人拥有赢的机会。”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但你也该知道,这种规模的项目一旦启动,必然触动既有利益格局。教培集团、私立学校、甚至部分地方教育局都会反对。他们靠垄断优质资源吃饭,你这是在断他们的财路。”

“那就让他们断吧。”叶开语气平静,“如果教育成了少数人的特权,那这个社会就没有未来。我可以承受攻击,但我不会停下。”

陈志远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批准这个项目吗?不仅仅因为你能力强,更因为你有‘火种意识’。你不是只想自己发光,你还想点燃别人。”

他从公文包取出一份红头文件:“这是‘未来领袖青年培养工程’的正式立项批文,中央财政首期拨款五亿元,由你担任总协调人。你可以自主组建团队、制定标准、选择合作院校。但有一点??必须公开透明,全程接受审计监督。”

叶开接过文件,指尖微颤。这不是权力,而是信任。而信任,比资本更珍贵。

“我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他郑重道。

离开校长室时,阳光正洒满台阶。叶开站在楼梯口,仰头望天,脑海中浮现出前世那个蜷缩在医院走廊里的自己??父亲破产后无力支付母亲手术费,医生冷漠地说:“床位紧张,等不起的人,请自觉腾地方。”

那时他才明白,知识、财富、地位,都不是终点。真正的力量,是当你爱的人躺在病床上时,你能挺直腰杆说一句:“这间医院,我说了算。”

而现在,他正在一步步重建这种力量。

回到家中,徐镜缘正在厨房熬药,空气中弥漫着苦涩的中药香。

“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她见叶开进门,连忙放下汤勺。

“妈又犯老毛病了?”叶开轻声问。

徐镜缘叹了口气:“昨晚心绞痛发作了一次,我没告诉你,怕你分心。”

叶开心头一紧。他知道,奶奶的心脏问题早在前世就存在,但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一直拖到晚期才做搭桥手术,术后三年便离世。这一世,他早已安排国际医疗团队定期检查,药物也全部换成进口靶向制剂,可身体终究经不起岁月侵蚀。

“明天起,您不用再去社区服务中心值班了。”他说。

“瞎说什么!我还硬朗着呢!”徐镜缘佯怒。

“我不是逞强。”叶开握住她的手,“您为这个家操劳一辈子,现在该轮到我来守护您了。我已经联系了瑞士洛桑的心脏康复中心,全球最好的术后养护机构。下周就安排您过去休养三个月,全程有专家陪护。”

“可你哪来的钱?建非遗馆、搞科研、捐实验室……到处都要花钱!”徐镜缘急道。

“钱不是问题。”叶开微笑,“【佳开科创】上季度营收突破47亿,净利润率38%。而且,我刚和国家开发银行签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内将获得不超过200亿的低息专项贷款,用于支持科技公益项目。”

徐镜缘听得目瞪口呆:“你连银行都能谈下来?”

“不是我厉害,是我做的事值得被支持。”叶开认真道,“当你的目标与国家发展方向一致时,系统自然会为你让路。”

当晚,叶开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这次,参会者除了公司高管,还有几位来自中科院、清华智能研究院的技术顾问。

“各位,”他在虚拟会议室中现身,“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宣布一项绝密研发任务??‘灵枢计划’。”

众人屏息。

“目标:构建全球首个面向个体健康的AI预测与干预系统。基于基因组、代谢组、行为数据,实现疾病超早期预警,并自动生成个性化调理方案。第一阶段,聚焦心血管疾病与癌症。”

技术总监皱眉:“这相当于要打造‘数字孪生人体’,难度极高,数据合规风险也大。”

“我知道。”叶开点头,“所以我已经委托法律顾问起草《个人健康数据伦理使用公约》,并与卫健委初步沟通,争取纳入‘健康中国2030’试点工程。只要我们做到绝对隐私保护、自愿授权、结果共享,就有希望获得政策绿灯。”

一位院士缓缓开口:“年轻人,你可知这项技术一旦成功,将彻底颠覆现有医疗体系?药企、保险公司、公立医院,都会受到冲击。”

“那就改。”叶开眼神锐利,“现在的医疗太被动了。病人等到疼了才去看病,医生只能治已病,不能防未病。我要做的,是让人在生病之前就被拯救。”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那位院士举起茶杯:“为了人类健康,干一杯。”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叶开独自坐在书房,打开电脑,调出一份隐藏文档??《重生者行动日志?时间节点对照表》。

屏幕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未来十年的重大事件:

-2025年3月:某新能源车企暴雷,引发行业洗牌;

-2026年8月:人工智能伦理争议爆发,多国立法限制AI发展;

-2027年冬:全球气候异常加剧,极端天气频发;

-2028年4月:疫情二次反弹,新型变种病毒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