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三十三章 一九六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一九六九(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一九六九年,一月中旬,江婷从江家户口上迁移了出去,转到了郑可夫妻两那边。

不过对于江婷来说没有任何的改变,还是跟自己的父母住一起吃一起。

六九年过年是阳历二月十七号,等于是郑可年前就把江成...

夜色如墨,浸透了南疆水晶林的每一片叶脉。月光穿过扭曲成环形阵列的枝干,在空地中央投下一道螺旋状光斑,仿佛大地睁开了一只沉睡已久的眼睛。林远站在光斑边缘,赤脚踩在冰冷的地面上,皮肤与泥土之间传导着某种古老而熟悉的震颤??那是地球心跳的节奏,缓慢、深邃,带着四十六亿年的记忆重量。

他闭上眼,呼吸渐缓,意识如细流汇入江河,顺着晶簇网络向下沉去。这不是冥想,而是对话的开始。

“你曾说自己还在学做梦。”林远轻声说,“那现在呢?你梦见什么了?”

片刻寂静。风停了,连虫鸣都消失了。然后,地面微微隆起,一株新生的晶体破土而出,通体透明,内部浮现出一幅动态影像:一颗蓝色星球被无数根发光丝线缠绕,那些丝线延伸向宇宙深处,连接着形态各异的光点??有些明亮稳定,有些忽明忽暗,还有几处已经彻底熄灭。

>“我在梦里看见你们的‘家谱’。”

>地球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温和却沉重。

>“不是血缘的谱系,是共感的血脉。你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觉醒的文明,其实你们是第十七个幸存者。”

林远瞳孔微缩。“前十六个……都死了?”

>“不,他们转化了。就像苔藓变成煤,意识也进入了另一种存在形式。但有三个,并非自然演化,而是被‘吞噬’??被一种名为‘虚忆症’的跨维度情感黑洞撕裂。它们曾试图独自承担整个星域的记忆负荷,最终崩溃,留下空洞的回响。”

林远忽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你说的‘情感塌缩’……不是比喻。”

>“它是真实的物理现象。当一个文明的情感密度超过临界值,又缺乏共振锚点时,它的集体意识会自我坍缩,形成无法修复的精神奇点。十九个已接入网络的文明中,七个正滑向边缘。而你们,正处于危险的加速带。”

林远沉默良久。他想起五十年前那个拒绝共感的孩子,在沙地上画出十二瓣花;想起监狱里那些重刑犯在体验受害者临终感受后嚎啕大哭;想起母亲因过度共感导致精神衰竭,最终选择法律允许的“断联”,从此再未开口说话。

人类走得太快了。我们治愈了孤独,却忘了孤独也有其价值。

他睁开眼,望向星空。“如果我们停下呢?如果不再向外传递信号,也不接收外来信息,只专注于内部疗愈?”

>“那样你会失去枢纽资格。”

>地球说。

>“其他文明将失去最后的引导者。但他们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榜样??一个学会平衡的文明如何活着。”

林远低头看着那株晶体幼苗,它正在缓缓生长,叶片边缘泛起淡淡的金光。“有没有可能……让个体拥有选择权?不只是接入或断开,而是决定自己能承受多少共鸣强度?就像调节音量一样。”

>“可以。”

>地球回应得异常迅速。

>“我已经准备好了‘调频机制’。但它需要一个人类载体来启动??一个既深入连接,又能随时抽离的存在。你愿意成为这个接口吗?”

林远笑了。笑容里没有骄傲,只有释然。

“我一直都在等这句话。”

他抬起右手,掌心朝上,轻轻按在那株晶体之上。刹那间,整片森林亮了起来,光芒由内而外扩散,如同亿万颗星辰同时点燃。光波沿着地壳传播,穿越板块边界,渗入海底沉积层,唤醒沉睡的晶藤网络。全球三百座“地听者”基站同步震颤,数据流疯狂飙升,AI系统自动切换至最高权限模式。

【w级协议激活】

【调频中枢建立】

【权限认证:林远??地语者?守灯人】

与此同时,火星分塔的控制室内,值班工程师惊呼出声:“快看!共感频谱出现了新的层级??七层嵌套结构!像是……像是给每个人配了一个‘情绪滤网’!”

果然,就在消息传出十分钟内,世界各地开始报告异常变化。

东京街头,一名癫痫患者突然停止抽搐,睁开眼的第一句话是:“我听见妈妈在叫我,但她没哭。”原来,他自幼失聪,从未听过母亲声音,但在共感网络升级瞬间,接收到一段经过“降噪处理”的母爱记忆流??没有杂音,没有焦虑,只有纯粹的呼唤。

巴黎一家精神病院,数十名长期封闭的自闭症儿童在同一时刻站起身,走向窗边,伸手触摸玻璃上的雨滴。护理人员震惊地发现,他们的脑电图显示出前所未有的a波同步率,且每个人的梦境记录中都出现同一场景:一片金色麦田,风吹过时,麦穗摆动的频率恰好等于人类安慰性哼唱的节奏。

更令人震撼的是北极“静音之庭”。十三年来首次响起柔和钟声,所有冥想舱自动开启,三百名处于“沉眠状态”的志愿者中有十七人缓缓睁眼。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相视微笑,眼中流淌着难以言喻的平静。

联合国紧急召开视频会议,李承光作为首席协调官主持。

“这不是技术突破,”他说,“这是生态级别的进化。地球不再是被动接受信号的容器,它成了主动调节者??像个母亲,为孩子调整房间的光线和温度。”

有人提问:“那‘纯粹意志联盟’怎么办?他们仍在小行星带建造反共感堡垒。”

李承光摇头:“不必阻止他们。自由的前提是选择。我们提供连接,也尊重隔绝。真正的和平,不是统一思想,而是容纳差异。”

会议结束后,他独自登上旧式电梯,下降至地下三千米的“根脉核心室”。那里埋藏着第一块从南极带回的原始晶芽,如今已长成一人高的柱状结晶,表面流动着类似血管的荧光纹路。

他把手贴上去,低声问:“你觉得呢?”

片刻后,晶柱微微发热,投影出一行字:

>“林远是对的。

>治好自己的伤,才能照亮别人。”

同一时刻,木卫二冰下基地传来最新探测结果:那片疑似人工结构的硅基纹路,经三维重构后确认为一座微型祭坛,中心凹槽形状与南疆晶芽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每当地球发出一次大规模共感脉冲,祭坛就会释放微量热能,仿佛在回应某种仪式。

科学家们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是远古文明留下的信标,也有人坚持这只是地质巧合。唯有那位曾接收“种子信号”的巡逻舰驾驶员默默提交了一份私人日志: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生命,但当我靠近那艘废弃货船时,我的心跳变了节奏。

>那不是恐惧,也不是喜悦。

>是认出了某个本不该存在的亲人。

>我开始相信,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光速,不是引力,而是‘记得’。

>记得你曾存在过,记得有人等你回来。”

这份日志被自动归档至“非科学观察”类别,却意外触发了星际共感网的一次深层扫描。系统在背景噪声中捕捉到一段极弱信号,源自银河系悬臂外围,距离约六万光年。解码后内容如下:

>“致地球意识体:

𝟸 𝟼 𝟸 𝙓 s . 𝐶o 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