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宋文豪> 第142章 醍醐灌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醍醐灌顶(2 / 2)

升华为对时局的忧虑,既切题,气象亦足,格律更是无可挑剔。此等寓大于小之法,陆贤弟或可借鉴。”

陆北顾仔细品味着崔文?的分析和那首诗的意境,再结合自己练习时的困扰,心中仿佛拨开了一层迷雾。

他之前过于纠结于“气象”是否等同于宏大叙事,却忽略了在规则框架内,如何更巧妙地通过意象选择,情景交融来含蓄而有力地表达题旨。

这“寓大于小”之法,正是他需要磨炼的应试技巧。

“崔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陆北顾真心实意地拱手道,“我此前确是过于执着于“气象”之形,而忽略了其神需附着于题目之骨、格律之体。看来这应试诗赋,首要便是‘戴着重枷也要站稳,而后方能在有限的方寸之地,浇灌

出合乎规矩又不失性灵的花朵来。”

他这番比喻很是精妙,引得在座几位上舍生都赞同了起来。

“正是此理!”崔文?抚掌,“陆贤弟悟性极高!这‘站稳”二字,便是基础功夫,万不能因天热心焦或是其他原因而荒疏。至于如何在站稳后‘起舞’,便需我等互相砥砺,多加练习了。来,我们再看几道历年真题,分析其破题关

键与常用意象………………

崔文?等老生分享的技巧相当实用,陆北顾听得极为认真。

缺乏老师教导的陆北顾,进入州学以后,之所以在诗赋这块始终没有大的提升,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诗赋里,另一方面是诗赋需要大量训练和矫正才能总结出可靠的应试技巧。

关于应试技巧,在这次社团集会上,陆北顾通过旁听确实是收获特别大。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考试次数和学习时间的累积能让老生对新生拥有显著的优势,所以州学才会用分舍这套办法来进行管理并在生活和教育条件上区别对待的同时,开了“社团”这个口子,利用奖励机制实现学生群体间的“老

带新”,从而提高州学生的总体水平。

研究完诗赋,最后到了策论。

“今晚研究的策论题目是‘论盐铁之利与民之困”,此乃四州联考常涉之题,其立意、论述风格延伸开来变化极多。每人限时构思,不需要书写,一炷香后,各自阐述观点,然后再行辩驳、补充。”

香炉里,一支线香被点燃,青烟袅袅升起。

因为只需要想不需要完整的写出来,即便怕记不住,也就是提笔打个草稿,所以时间倒是足够的。

房间内顿时只剩下翻动纸张的声音。

一炷香很慢燃尽。

“时辰到。”陆北顾重叩桌面,“从张兄结束,依次阐述。”

被点到的学子立刻结束陈述自己的观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