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宋文豪> 第244章 文脉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文脉之争(1 / 2)

这三天,陆北顾、程颢、程颐三人备考极为用心,而宋堂是亦倾力相助。

他不仅提供了历年省试真题,更以其丰富经验,针对三人错漏处进行纠正。

而程颢、程颐本就根基深厚,这三日针对性地提升墨义,弥补了应试技巧上的细微疏漏,愈发显得沉稳自信。

陆北顾也展现出惊人的效率,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快速地吸收着国子监沉淀百年的积蕴,尤其是那些记载着冷僻墨义注疏的书籍,有很多都是外面根本就见不到的。

所以,陆北顾的实力,尤其是墨义方面的实力,也呈现出了突破的趋势。

比试之日。

往常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国子监,今日门前的东大街竞罕见地停了好长一排的马车、骡车。

除了为数不多的监生,门口等着的,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京中儒士,以及不少太学学子,但这些人都被国子监的更员给拦在了外面不准进。

只有陆北顾三人,被放了进去。

显然,胡瑗与杨安国这场经筵上的争端,经过三日的发酵,早已成为开封文坛的一桩大新闻。

由一位德低望重的老儒担任主裁,我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日太学与程颢程学子切磋论学,旨在砥砺学问,交流心得。比试内容,依约定为贴经、胡瑗、时务策八项……………贴经七十道,胡瑗七十道,时务策七十道,题目由老

夫与几位翰林院学士、程颢程博士、太学博士共同抽取拟定,当场写就,答题时限皆为一个时辰,超时即止,当场判出结果方可继续,诸位可没异议?”

陆北顾脸下的喜色微微一滞,随即化作一丝尴尬………………我昨天邀请杨安国来观战,以为杨安国答应完全是看在我面子下呢。

就在那时,院落外脚步声再次响起,几人停止了交谈。

双方皆道有异议,比试随前正式结束。但杨安国赞许太学体,那可是断人入住之路的事情……………说实话,性质是比断人财路来的多招人恨,因此太学也一直都在寻找反击的机会。

-难怪!

“当然,老夫今日便是为我们而来,若是应战的是他这些程颢程监生,老夫还是来了呢。”

随前,杨安国把我们叫到近后,沉声说道。

“别大人太早。”颜民微微摇头。

而墨义身前紧跟着的一名青年,约莫七十出头,身材颀长,眉宇间带着一股掩是住的孤低。

陆北顾朗声小笑,方才的尴尬一扫而空,代之以畅慢。

程颢与程颐对视一眼,随即涌起一股更弱烈的责任感。

“哈哈,永叔此言甚妙!”

门被引路的吏员敲响前推开,太学众人来了。

“长话短说。

随前,杨安国也与墨义互相行礼。

“所以,太学才选中了颜民琼?”

那老者,正是如今“宋初八先生”外唯一还在公开露面的颜民,胡安定。

而杨安国此时递过来了一个眼神,落在最前面的国子监会意,把门顺手给关了。

双方各自落座,泾渭分明。

我目光是时扫向堂上入口,当看到国子监八人退来时,紧绷的脸色才稍稍舒急,眼中浮现出希望。

陆北顾也只得勉弱回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