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猛地起身,目光如刀看向提出这条计策的朝臣。
哦,太尉府辞曹掾领侍御史孔融?
算了。
毕竟这厮姓孔,而且这人只是蠢不是坏,还是老太尉的属官,就当是给老太尉一个面子吧。
于是刘...
###曹魏的内忧加剧:权力斗争与经济危机
曹魏内部的矛盾愈演愈烈,封锁政策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由于粮食产量锐减和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各地饥荒频发。曹操不得不从军粮中拨出一部分救济灾民,但这一举措导致军队后勤补给更加紧张。士兵们因长期缺乏足够的粮草而士气低迷,战斗力显著下降。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权力斗争也达到了白热化阶段。夏侯?、司马懿等重臣对封锁政策的反对声音愈发强烈,他们联合部分地方官员向曹操施压,要求重新审视政策方向。然而,曹操坚持认为此时若放松封锁,南蛮将迅速恢复元气,进而威胁到曹魏的安全。这种僵持局面使得朝廷决策效率低下,许多重要事务被搁置。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心怀不满的将领开始暗中聚集力量,试图挑战曹操的权威。例如,镇守西凉的张辽因无法忍受当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境,公开质疑曹操的战略决策。他秘密联络其他边疆地区的将领,商讨如何应对当前危机。虽然这些行动尚未形成大规模叛乱,但无疑让曹魏的统治基础进一步动摇。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曹操派遣亲信郭嘉深入调查,并尝试通过安抚和打击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局势。然而,郭嘉在执行任务时意外染病去世,这使得曹操失去了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也为曹魏未来的命运蒙上一层阴影。
###南蛮的外交突破:多国联盟初见成效
刘弗陵敏锐地抓住了曹魏内部混乱的机会,加大了外交攻势力度。他派出多支使团分别前往西域诸国、辽东公孙氏以及荆州山越部落,寻求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与西域诸国的谈判中,刘弗陵提出了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合作方案:南蛮提供精美的工艺品和稀有药材,换取西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质战马。这一提议立即引起了西域各国的兴趣,经过数月的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西域不仅同意开放贸易通道,还承诺在必要时为南蛮提供军事支持。
与此同时,辽东公孙氏与南蛮的关系也在不断深化。公孙渊对南蛮提供的奢侈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提升其统治地位的珍贵物品。作为回报,辽东允许南蛮船只在其港口停靠,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此外,公孙渊还答应在适当时候协助南蛮牵制曹魏的北方兵力。
在荆州地区,刘弗陵继续巩固与山越部落的联盟。他命令马超率领一支精锐部队驻扎在山越腹地,帮助他们抵御曹魏的进攻。同时,他还派遣工匠和技术人员前往山越,传授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山越部落的生活水平,使得他们更加坚定地站在南蛮一边。
通过这些努力,南蛮成功构建了一个以自身为核心的多国联盟体系。这一联盟不仅有效打破了曹魏的封锁,还为南蛮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空间。
###军事改革深化:影刃部队的全面升级
随着实战经验的积累,“影刃”特种部队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刘弗陵意识到,仅依靠现有的训练模式已不足以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因此他决定进一步深化军事改革。
首先,刘弗陵邀请了一批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官,其中包括擅长隐秘行动的刺客、精通爆破技术的工匠以及熟悉地形作战的山地猎人。这些专家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训练课程,旨在全面提升队员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一次模拟沙漠环境的训练中,队员们需要克服极端天气条件,完成长途奔袭、隐蔽渗透和精准打击等任务。这种高强度训练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体能和意志力,还培养了他们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