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二百九十章:刘辩:贾诩还是个仁善之人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章:刘辩:贾诩还是个仁善之人呐(1 / 2)

“哦~”

“嗯~”

“嘶~”

翻阅着《太史公记》、《太史公记后传》、《汉书》以及《汉记》等多本史册,刘辩时不时发出满是惊讶语气的感慨。

在来到东观翻阅史册前,他总觉得是自己无能...

赵云整顿军务,阳安关内一片肃杀之气。各营将士皆知即将迎来一场生死大战,士气高昂,但又透着一股压抑的紧张。魏军虽胜一役,却深知真正的较量尚未开始,而蜀军在诸葛亮的调度下,已悄然调整阵型,意图再施奇谋。

夜色如墨,寒风呼啸。赵云召集诸将议事,帐中灯火通明,气氛凝重。

“孔明此人,用兵诡谲,善设圈套。”赵云沉声道,“他此次虽未能成功利用刘辩动摇我军军心,但我料其必有后手。”

郭嘉点头道:“不错。蜀军主力仍在汉中,若我们贸然出击,恐怕正中其下怀。依我看,应以守为攻,待其疲惫之时再行反击。”

张?皱眉道:“可若一味防守,岂不让我军陷入被动?况且洛阳空虚,若蜀军真欲直取洛阳,恐难以抵挡。”

赵云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洛阳乃魏国根基,不容有失。我意分兵两路??一路由我亲自统领,继续镇守阳安关,牵制蜀军主力;另一路由你与郭嘉率领,星夜驰援洛阳,以防万一。”

郭嘉略一思索,拱手道:“将军此策可行。只是……若蜀军趁机进攻阳安关,您一人独撑大局,恐有危险。”

赵云淡然一笑:“无妨。阳安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军严防死守,蜀军便难以突破。待你们抵达洛阳稳住局势,我便可伺机反攻。”

张?抱拳道:“末将领命!”

……

翌日清晨,张?与郭嘉率五千精锐轻骑出发,日夜兼程赶往洛阳。而赵云则坐镇阳安关,每日巡视防线,鼓舞士气,令将士们无不敬服。

然而,正如赵云所料,蜀军并未闲着。诸葛亮在得知赵云分兵的消息后,微微一笑,对庞统道:“赵云果然上钩了。”

庞统疑惑道:“你是说,他真的会出兵攻打洛阳?”

诸葛亮摇头:“不,他不会亲自动身。但他分兵救援洛阳,已暴露弱点。阳安关虽固,却因兵力分散而不再坚不可摧。”

庞统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强攻阳安关?”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目光深邃:“正是如此。赵云虽智勇双全,但他太过谨慎,不愿轻易冒险。如今他孤守阳安关,正是我军破局之机。”

庞统沉吟道:“可阳安关地势险峻,若强攻,伤亡必然惨重。”

诸葛亮笑道:“战场之上,岂能不死人?但若能一举击溃赵云,夺取阳安关,便可长驱直入许昌,届时魏国根基动摇,天下大势便可逆转。”

庞统点头称是,随即问道:“那刘辩呢?他现在如何?”

诸葛亮淡淡道:“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

与此同时,阳安关内,赵云站在城楼上远眺,神色凝重。斥候刚刚传来消息,蜀军已集结三万大军,向阳安关方向推进。

“终于来了。”赵云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身旁副将王平问道:“将军,是否下令备战?”

赵云点头:“传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弓箭手列队,滚木?石准备,不得有丝毫松懈。”

王平领命而去,赵云转身看向城中百姓,心中暗叹:“这一战,不知又要牺牲多少性命。”

就在此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禀报道:“启禀将军,刘辩求见。”

赵云微微一怔,随即道:“带他进来。”

不多时,刘辩走入城楼,神色复杂地望着赵云。他穿着一身普通布衣,神情憔悴,眼中满是愧疚。

“赵将军……”他低声道,“我听说蜀军要进攻阳安关了。”

赵云点头:“不错。”

刘辩咬牙道:“我知道自己帮不了什么,但我愿意上城助战,哪怕只是一名小卒。”

赵云看着他,沉默片刻,缓缓道:“你已经受过一次折磨,我不愿你再卷入这场战争。”

刘辩急道:“可我不能袖手旁观!若不是我当初被孔明胁迫,也不会让蜀军有机可乘。如今我能做的,只有尽己之力,弥补过错。”

赵云深深看了他一眼,终是点头:“好,那你便随我一同守城。”

刘辩眼中闪过一抹坚定,重重地点头。

……

数日后,蜀军兵临城下,旌旗蔽日,鼓声震天。

赵云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立于城头,目光如炬。

“将士们!”他高声喝道,“今日敌军压境,阳安关存亡在此一战!若我等退一步,则魏国危矣!我赵子龙誓与此城共存亡,尔等可愿与我并肩死战!”

“愿与将军共死战!”众将士齐声怒吼,气势如虹。

赵云回头望了一眼刘辩,后者紧握长剑,眼中燃起斗志。

“好!”赵云大喝一声,“开火!”

顿时,箭雨倾泻,滚木?石轰然砸下,蜀军冲锋之势顿时受阻。

诸葛亮立于远处高地,望着阳安关城墙上的赵云,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赵云,你终究还是落入了我的圈套。”他低声说道。

……

战斗持续整整一日,蜀军攻势猛烈,魏军死守不退。赵云亲自上阵,多次击退敌军登城,血染战袍,却依旧屹立不倒。

夜幕降临,双方暂时休战。

赵云回到帅帐,刚坐下喘息,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将军!”一名斥候冲入帐中,脸色苍白,“大事不好!洛阳急报??张?将军与郭嘉大人遭遇伏兵,被困于虎牢关外!”

赵云猛地站起,眉头紧锁:“什么?他们怎么会遇伏?”

斥候喘息道:“据说是蜀军早有埋伏,故意引诱他们深入,而后合围。目前尚不知二人生死。”

赵云脸色阴沉,心中隐隐不安。他知道,这绝非偶然,而是孔明精心策划的一环。

“看来,孔明是要逼我分心。”赵云喃喃道。

刘辩在一旁听闻此事,急忙上前道:“赵将军,若张?与郭嘉大人有失,洛阳危矣!必须立刻派人增援!”

赵云沉思片刻,缓缓道:“我不能离开阳安关,否则此城必陷。”

刘辩急道:“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们落入敌手?”

赵云眼神微闪,忽而露出一丝决然:“既然如此,那就换一种方式。”

他唤来副将王平,低声吩咐几句,王平连连点头,随即迅速离去。

刘辩疑惑地看着他:“赵将军,你打算怎么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