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376章 他……他年岁几何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6章 他……他年岁几何啊?(2 / 2)

吴相公默然无言,心中亦满是悲凉。东京已失,赵信已逃,大宋江山,已落入燕王之手。而他,也唯有随赵信继续逃亡,等待命运的审判。

东京城内,燕王已正式登基,改元“天命”,册封百官,重整朝纲。秦桧被封为丞相,权倾朝野。而苏武、李成、张俊等人亦被封为将军,统领燕王军,镇守四方。

东京城外,战火虽已平息,然新的风暴,正在酝酿。赵信虽败,然未死,燕王虽胜,然人心未稳。而这场王朝更替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燕王大军入主东京,城中百姓夹道欢迎,然亦有不少士族暗中观望,心存疑虑。燕王深知,此番夺位虽成,然根基未稳,若不能迅速安定民心,恐怕赵信残党仍有可乘之机。因此,他一面命苏武、李成等人接管禁军,整肃军纪,一面遣使四方,安抚各路官员,命其归顺新朝。

秦桧被封为丞相,权掌朝政。他深谙权术,上任之初便着手清理赵信旧臣,凡有异心者,或贬或杀,毫不手软。东京城内,朝堂为之一清,然亦有忠于赵信之臣暗中联络,欲图恢复旧主之位。

与此同时,赵信与吴相公逃至汝州境内,藏身于一处山寺之中。赵信心灰意冷,整日闭门不出,吴相公则四处奔走,试图联络旧部,召集兵马,以图东山再起。然赵信昔日亲信大多已投燕王,余下之人亦不敢轻举妄动,唯恐牵连家族。

一日,吴相公归来,神色凝重地对赵信道:“陛下,臣已联络了几位旧将,然皆不敢轻举妄动。燕王已遣使至各地,凡有异心者,皆被铲除。臣以为,若再不行动,恐怕连最后的机会也将失去。”赵信苦笑:“朕已失天下,何来机会?”吴相公急道:“陛下,燕王虽已登基,然人心未稳,若能联合各地旧臣,再起兵伐之,或可一战。”赵信沉吟良久,终是点头:“罢了,朕便再赌一次。”

吴相公连夜修书,命心腹快马加急,分别送往江南、川陕等地,联络旧部。然燕王早有防备,密探遍布各地,赵信之信尚未送出,便已被秦桧截获。秦桧冷笑:“赵信果然不死心,竟还想东山再起。”他即刻命人调兵,命燕王军将领李成率五千精骑,前往汝州,务必擒获赵信。

李成领命,星夜兼程,直奔汝州而来。吴相公得知消息,大惊失色,急劝赵信转移。赵信却摇头道:“朕已无路可走,若再逃,岂非贻笑天下?”吴相公苦劝无果,只得命寺中僧人准备后路,以防不测。

数日后,李成率军包围山寺,赵信与吴相公被困其中。李成高声喝道:“赵信,燕王已登基,天下归心,尔等若识时务,速速投降,尚可保全性命!”赵信立于寺中,神色平静,对吴相公道:“朕一生信人,却终被所信之人背叛。今日之败,非战之罪,实天命如此。”吴相公泪流满面,跪地叩首:“陛下,臣愿死战,护陛下突围!”赵信摇头:“朕不愿再连累你。”说罢,拔剑自刎。

吴相公见状,悲痛欲绝,然亦知大势已去,遂率残部突围而出,隐匿山林。李成率军入寺,见赵信已死,遂命人将其尸首带回东京,以示天下。

东京城内,燕王得知赵信自刎,神色复杂。他虽恨赵信,然亦知其为一国之君,终究不愿以囚禁之法羞辱之。他命人厚葬赵信,以天子之礼安葬于皇陵,并命百官致哀,以示仁德。

秦桧却趁机进言:“陛下,赵信虽死,然吴相公仍在,若不除之,恐其日后煽动旧部,再起兵戈。”燕王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命人追剿吴相公,务必将他擒获。”

东京城外,吴相公率残部逃入大山,隐匿于密林之中。他知燕王必不会放过自己,遂暗中联络各地旧臣,欲图再起。然燕王军势浩大,各地官员皆已归顺,吴相公虽有心复国,却无兵无粮,难以成事。

一月后,吴相公于山中病逝,临死前,他喃喃道:“陛下……臣已尽力……”言罢,闭目而亡。

东京城内,燕王已正式登基,改元“天命”,册封百官,重整朝纲。秦桧权倾朝野,苏武、李成、张俊等人亦被封为将军,统领燕王军,镇守四方。

然燕王心中,却始终有一丝不安。他知赵信虽死,吴相公亦亡,然天下未稳,若不能彻底收服人心,恐怕仍有隐患。因此,他一面推行新政,减轻赋税,安抚百姓,一面遣使四方,命各地官员归顺,若有不从者,格杀勿论。

东京城外,战火虽已平息,然新的风暴,正在酝酿。燕王虽已登基,然人心未稳,旧臣未尽,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