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第197章 :反复发生金钱关系,是增进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 :反复发生金钱关系,是增进信(2 / 2)

阳宁辰忍不住劝道:“陛下,此举固然高明,但若任其发展,恐酿成大规模请愿,甚至引发民变。”

皇帝淡然一笑:“民变?哪一次真正的民变,不是由士绅挑头,百姓被裹挟?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你要明白,这场斗争,不是朕和孔家的斗争,而是朕与整个腐朽士林的对决。他们以为只要抱团就能逼宫?哼,朕偏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

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午门,悠悠道:“当年太祖皇帝一把火烧了丞相府,有人说他残暴;永乐帝诛方孝孺十族,有人说他灭绝人性。可结果呢?大明照样延续了两百年!只要方向对,手段狠一点又如何?”

温体仁低头默然。

他知道,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塑秩序。

三日后,第一波反击开始。

《京报》突然增刊特辑,标题赫然是:《孔府罪案实录??血泪控诉三十则》!

其中收录了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受害百姓的证词:有农户因拒绝将女儿嫁给孔府管家而全家被逐出家园;有书生因批评孔氏子弟舞弊科场,遭匿名举报后以“诽谤圣裔”罪流放岭南;更有女子被强征为“庙婢”,终生不得婚嫁……

每一条都配有地方官府原始卷宗摘录,证据确凿,图文并茂。

舆论顿时哗然。

原本准备上书护孔的士人们开始犹豫。一些年轻学子读完报道后痛哭失声:“原来我们尊崇的‘圣门’,竟是这般模样?”

就连远在杭州的张溥也不禁叹息:“此事若属实,则孔家确有过恶……然陛下手段太过激烈,恐伤士心。”

钱谦益却怒不可遏:“这是构陷!全是阉党捏造的谎言!什么‘百姓控诉’,不过是收买几个刁民胡言乱语罢了!孔家纵有小过,岂能因此否定千年道统?”

他提笔疾书一封《救亡疏》,洋洋洒洒万余言,痛陈“皇权凌驾道统”的危险,呼吁天下读书人团结一致,“护我斯文不坠”。

然而,这份奏疏尚未寄出,锦衣卫便破门而入。

“奉旨查抄逆书!”带队千户当众宣读搜查令,“据报,尔私藏大量违禁文字,勾结外省士人,图谋不轨!”

钱府上下十余人被捕,藏书楼被封,连书房地板都被撬开检查是否藏有密信。

同一时间,南京、苏州、扬州等地相继发生类似事件。凡是公开支持孔家或批评新政的文人,家中均遭搜查,多人被短暂拘押。

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但诡异的是,朝廷并未大规模株连,也没有处决一人。所有人都是“调查清楚后释放”,且归还大部分财物。

这种“打而不杀”的策略,反而更具威慑力。

士林内部开始分裂。

一部分老派儒臣坚持“道统高于君权”,认为皇帝此举形同篡改祖制;另一部分务实派则悄然转变态度,认为整顿豪强本就是英主作为,只要不触及根本伦理,尚可接受。

尤其当朝廷宣布:将孔府没收田产中的一半用于设立“惠民屯田”,分配给贫苦农民耕种,并免除三年赋税后,民间支持率急剧上升。

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

“皇上这是真替咱们穷人做主啊!”

“听说连曲阜那边都有人分到了地,一家五口得了二十亩,还能自己盖房!”

“要是每个官老爷都像皇上这么狠治贪官,大明何愁不兴?”

而在深宫之中,皇帝并未因局势好转而松懈。

他召来魏忠贤,低声问道:“朱由检那边,最近可有动静?”

魏忠贤一笑:“回主子,那小子老实得很。自从您让他亲眼看着驿站裁撤带来的财政盈余后,他就彻底服了。昨儿还主动写了份《论吏治革新十策》,条条切中要害,比那些老臣强多了。”

皇帝微微颔首:“不错。他是块料子。等这场风波过去,该给他些实权历练了。”

他又望向案上一幅地图,指尖缓缓划过从北京到广州的驿道线路。

“驿站改革只是第一步。”他低声道,“接下来,是盐政、漕运、军屯……哪一个不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哪一个背后没有士绅影子?”

他收回目光,语气坚定:“朕不怕他们恨。只要百姓能吃饱饭,军队有钱饷,国家有希望,哪怕千夫所指,朕亦往矣。”

此时,夕阳再度西沉,余晖洒落在乾清宫匾额之上,“敬天法祖”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可在这光辉之下,一场更为深远的变革,正悄然铺展。

废除衍圣公,不止是一次政治清算,更是一场思想革命的开端。

它向全天下的读书人宣告:忠诚,不再是装饰品;权力,不再属于天生贵族;而国家的命运,必须掌握在敢于破旧立新的君主手中。

风暴未息,雷霆仍在酝酿。

而在遥远的辽东,努尔哈赤的孙子??年轻的皇太极,正站在沈阳城头,接过探马来报:“大明皇帝削孔氏爵位,废其祀典。”

他沉默良久,忽然笑了:“有趣。中原王朝,终于自己砍断了自己的脊梁骨么?”

身边谋士摇头:“不然。此人看似毁儒,实则是要重建秩序。若让他成功,恐将成为我大清最强劲敌。”

皇太极眯起眼睛,望着南方苍茫大地,轻声道:“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位大明天子,究竟能走多远。”

万里江山,风云激荡。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血与火中诞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