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还怎么让他们在城墙上帮自己游说赵匡胤他们投降?
赵匡胤他们若看到自己把石守信等人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或者知道石守信等人被自己杀了,他们肯定不会主动投降,只会反扑得更厉害!
而按照他原本的计划,他是想让石守信他们到城墙上帮自己游说赵匡胤部投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4章任性老爹(第2/2页)
虽然他们一直都不承认罪行,也不配合,但自己至少也可以让赵匡胤部看到全须全尾的石守信等人。
看到自己善待了他们,并没有对他们下死手!
这样,也能让那些跟着赵匡胤的人相信自己不会对他们痛下杀手!
毕竟连这么重要的石守信等人都完好无损,自己又怎会对其他人痛下杀手呢?
这是他从历史上学的“安抚式劝降”,历史上不有无数这样的例子吗?
南中叛乱,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淮西藩镇叛乱,李愬善待李祐;杨幺起义,岳飞招降黄佐;朱宸濠叛乱,王阳明善待宁王部将……
当然!
谋反了当然该杀,甚至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可问题是,他们并没有认罪,甚至到现在还坚称是为了让陛下重返朝堂的兵谏!
换句话说,即便是假的,他们也一直站在“大义”的高地上!
你可以抓他们,甚至让他们死得悄无声息,但绝不能就这么杀了他们!
除非你不想劝降那些人,除非你不管大周都城会不会变成尸山血海,除非你打定主意要进行一场血战……
可终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明明已经嘱咐过姚内斌一定要看押好石守信等人,但石守信他们竟还是挣脱了士兵的看押,跳楼自尽了……
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到更完美!
可老爹郭荣的那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却让他愈发愧疚……
但他也知道,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意外,总还是要向前看,不是吗?
他更知道,老爹既然已经决定了,甚至还特意让王杲传话,那也就意味着老爹心意已决!
更意味着老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一念至此,他的目光紧紧看向城门下,寻找老爹郭荣的身影:
老爹啊老爹!
你若真出什么意外,我就是死也要拉他赵匡胤下地狱,就拼掉了这大周基业也要将那七万兵马屠戮殆尽!
别再和我说什么大局,说什么天下!
你一个当皇帝的都如此任性,要亲自出城,我这个当太子的凭什么不能跟着任性一把?
是生是死,咱父子两一道……
郭宗训的目光逐渐坚定,神情也无比紧张。
他屏住呼吸,像是被冻住了般死死看着城墙下。
此刻,他甚至感觉城墙上的风也突然凝住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笃笃……”
城楼上的郭宗训终于捕捉到动静!
可那不是风声,是城下青石板传来的马蹄,慢而沉,没有轰鸣,却像钝锤般一下下捶在他胸口!
不用看他也知,那是老爹郭荣的战马1
老爹的战马,才能让远处乌泱泱一片大军陷入骚动。
下一刻,一身赭黄战袍郭荣出现在他视线中!
甲叶泛着冷光,肩甲兽面更是寒光凌冽!
他没戴头盔,发丝贴在额上,脊背却挺得如未出鞘的长枪,浑身更是散发着久经战阵的逼人威严。
他稳稳地骑着战马,不疾不徐,只抬手轻轻一挥,护城河吊桥便“吱呀”落向河面,溅起细碎水花。
吊桥还未稳,他却已经缓缓踏上了吊桥,依旧那么不紧不慢地朝着那片黑压压的数万大军走去。
风卷旌旗猎猎,甲胄撞声越来越乱,连阳光都被那乌泱泱的军阵遮去大半。
可老爹郭荣一人一马,却像座移动的山岳,每步马蹄落下,都似在地上钉钉子。
他没有拔佩剑,更没有大声高呼,甚至连话都没说,只是一步步向赵匡胤、向那数万禁军精锐走去。
郭宗训忽然屏息:
他终于懂!
所谓“稳如泰山”,从不是一动不动,是老爹这样,孤身面对千军万马时,能让整个世界,都跟着他的马蹄声慢下来、稳下来……
可随着郭荣离赵匡胤的大军越来越近,他的心却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老爹啊老爹!
你可千万别出事啊,千万别出事……
可下一秒!
郭宗训却直接僵在了原地!
甚至连韩通、姚内斌以及城墙上无数的将士们,竟也都惊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