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哈哈哈,大周> 第137章 就去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 就去江南(2 / 2)

“兄长要独自赴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7章就去江南(第2/2页)

“他疯了吗?”

“胜负还没见分晓,他怎么就要做出这种傻事?”

“就他不怕死是吧?”

“就他是英雄是吧……”

“我要回去找他,我要回去找他,我们兄弟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一起……”

赵匡义说着,疯了般往车外挣扎,赵普却再次涌出了泪水。

他一把拉住了赵匡义,哽咽道:“衙内,相信明公吧!”

“他料定的事情不会错的,你的家人不会有事的……”

“是我们太急了,是我们害了他……”

“不过衙内没说错,不到最后一刻,胜负还未见分晓!”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就算明公真的牺牲了,只要衙内还活着,我们就还有替明公报仇的机会……”

然而,赵匡义却像是根本听不进去,仍旧疯狂地往马车外挣扎,若不是马车前的两名武夫极力阻拦,真可能被他逃出高速行驶的马车。

突然!

“啪”的一声!

赵普竟狠狠抽了赵匡义一巴掌,随即紧紧抓着赵匡义的双肩,声嘶力竭地大吼道:

“不要再冲动了,衙内!”

“没有家人的不止你一个,我也没有家人了!”

“你就听明公的安排吧,求你了!”

“这才是明公留给我们的后路……”

“明公在信上说了,只要我们还活着,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你难道想让明公死不瞑目吗?”

顿了顿,见赵匡义似乎冷静了些许,他又转而说道:

“明公说了,他之前已经派人紧急联系过唐、西蜀等地的人,只要我们不投靠契丹,去哪儿都行,太子不可能找到我们的……”

赵匡义捂着脸,呆呆地看着声嘶力竭的赵普,脑海里瞬间涌出着这些年与兄长的点点滴滴……

贪玩时,兄长逼自己读书。

贪睡时,兄长逼自己练武。

犯错时,兄长严厉呵斥自己。

可他却从没有真的不管自己!

他总是对自己抱有最大的耐心!

总是说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

总是在自己最危险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保护自己……

片刻后,他看着手中早已被攥成一团的信,泪水竟再也控制不住,如洪水般涌了出来!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擦眼泪!

只是呆呆地看着那封信信,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信件铺平,又认认真真地将信件叠好,放进了怀中,还十分爱护地轻轻拍了拍……

终于,他擦干了眼泪,那双眸子里似乎已然彻底种下了复仇的种子:

“我们去哪儿?”

赵普叹了口气,也擦了擦脸上的泪痕,目光逐渐坚定:

“就去江南……”

……………………………………

说明:

1、关于之前石守信三人跳城楼自尽的情节,有很多朋友很不理解,甚至说降智。

其实我也有点不理解大家为何会理解不了?又为何会觉得降智?

1、这只是一个意外!

这个世上本来就有很多意外的发生!

尽管太子嘱咐过,但是人就会有疏忽,负责看押的是太子心腹姚内斌的手下,而当时他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城下,被这三个一心求死、不想出卖背叛赵大的死忠找到自尽的机会,应该是有可能的吧?

人既然一心求死,总能找到机会,更何况他们还是武将,他们的手被捆着,脚又没被捆着,不然怎么走上城墙?

而且正常情况下,谁又会想到这三个人会如此果断地求死呢?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主角也只是个人,也会有疏忽,也需要成长!

另外,有人说直接对三人用刑,或者直接杀了三人,甚至还有人说直接开打,杀了赵匡胤!

一次性杀那么多禁军高级将领,对任何一个理智的执政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直接在大周都城开战,让都城陷入战火更不是一件好事!

可以参考文中提到的一些历史案例!

主角的本意也是要通过善待他们来劝降,尽量避免交战。

这个应该也能理解吧?(文中也有说明)

如果有人甚至觉得这种情况劝降很扯,不应该劝降,那就真的是无话可讲了!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2、为什么要设计三人跳楼:

首先这是为了体现这三个人的人设,也是为了侧面体现赵匡胤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这三人的跳楼是为赵匡胤后面的变化做铺垫的,后面会有相关情节!

另外,故意安排这个疏忽也是为了让主角后期有成长的……

3、举例:关于主角为何不杀石守信他们,反而要善待他们,文中已经举了一些历史案例,这里就不多赘述。

但关于在看押下仍旧找到机会自杀的案例,历史上也有:

宋钦宗的皇后朱琏(1102—1127年)在经历“牵羊礼”后,又被金人强迫入金宫“赐浴”。她不堪凌辱,当晚先是上吊自杀,被救醒后,却又在看押之下找到机会投井自尽。

再比如明朝归善王朱当沍,在押送途中找到机会刚烈殉节!

还有抗战时期,朝鲜间谍成时伯,在严密看守的状态下,他找到机会用勺子插入喉咙自尽。

不管在哪个时期,这种在看押状态下找到机会自尽的例子都有很多!

负责任地讲,在设计这个情节的时候,是有一定程度参考具体案例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