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篮球:从克莱汤普森开始!> 第217章 奥运之後,各项投资安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7章 奥运之後,各项投资安排。(1 / 2)

第217章奥运之后,各项投资安排。

国家队的比赛结束之后,奥运会也落幕了。

隔天,李锐跟着国家队成员进入了人民大会堂参加庆功宴。

中国代表团这次奥运会拿到了51枚金牌丶22枚银牌丶28枚铜牌,首次在奖牌榜上超过了100,

金牌数量更是超过了美国,位居第一位。

篮球方面,中国男篮拿到了银牌,而女篮姑娘们则是遗憾的只是拿到第四名。

李锐在这次庆功宴上跟更多运动员有了私下接触,他很少住奥运村,因此跟这些人见面比较少。

「阿锐,终于见着真人了,来来来,合影下。」林丹看到李锐之后兴奋的过来勾肩搭背了。

林丹非常敬佩李锐将场外事件控制的那麽好,这家伙天天各种八卦绯闻缠身,但媒体跟球迷对他却很宽容。

私生子丶女朋友那麽多都不会被网暴,那是真牛逼。

「好的,丹哥,有空带我打羽毛球。」李锐笑着跟林丹合影。

在李锐印象中,这届奥运会林丹击败了李宗伟夺冠了,然后开启了「超级丹」时代,是顶尖的流量运动员了,只不过后期因为一些场外事件导致形象受损。

那点事在李锐看来不过是小事而已..

「哈哈,没问题。」林丹大气道,林丹准备私下跟李锐再请教下怎麽应对舆论..

随后,张怡宁挂着两块金牌路过,李锐看到有些羡慕,忍不住喊道:「宁姐。」

「嗨,阿锐。」张怡宁回头看到是李锐喊她,露出微笑打着招呼。

男人看到漂亮女性会展现好的一面,女性也一样。

「金牌可以给我一块摸下?」李锐小心翼翼的说道。

「嗨!我说什麽事呢,小事,要不要送你一块?我家里大把。」张怡宁毫不在意丢了一块金牌过来。

李锐慌忙接住。

大魔王都不记得自己有多少金牌了,十来枚应该是有的。

「不合适,不合适。」李锐连忙摆手拒绝,他好奇看了看金牌款式之后就立刻还给张怡宁了。

「我先撤了,有空聊。」张怡宁原来还想跟李锐聊一会,但被她旁边的队友拉走了,大多数女运动员面对李锐很害羞。

「好!」

李锐摇摇头,男篮还需努力啊,男篮在这些项目面前真的是弟弟,哎。

在集体的晚宴之后,李锐跟姚明代表篮球运动员一起参加了国家队的总结会议,他们跟篮协的高层跟教练组深入聊了下中国篮球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

李锐着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例如,第一,中国男篮需摒弃「亚洲霸主」的传统思维,直接对标欧美强队,学习塞尔维亚丶

西班牙丶美国队等世界顶级强队通过多年积累形成了成熟的战术体系和球员培养路径,中国需将缩小与这些球队的差距作为核心目标。

第二,让校园篮球跟职业篮球并轨,摒弃职业球队看不起大学生球员的观念,推广「校园-职业梯队双轨制」,允许中学生注册CBA青年队,同时鼓励高校与俱乐部合作通过设立篮球专项奖学金等项目,支持青少年球员赴美国NCAA或欧洲联赛锻炼。

第三,增加每周固定的「净时比赛」,有效提升球员实战能力,整合U系列赛事丶CBDL与CUBA,建立从小学到职业队的阶梯式竞赛体系丶训练专业程度全面看齐。

第四,国家队选材摒弃功勋篮球的想法,老了该退就退,让位给年轻人,年轻人更有冲劲。

李锐这个时候展现了年轻人很直接的态度,表达了唯有坚持国际化丶专业化丶科学化的道路,

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让中国篮球真正路身世界强队之林的观点。

在他看来,国内篮球机制存在问题非常多,要慢慢去改变。

领导们频频点头,会议的年轻人们纷纷鼓掌..,

现在的李锐是中国男篮未来支柱,他不怕得罪人。

当然,李锐这些话重点不是说给这帮人听去指望他们改进,他知道这帮人执行力可悲,他主要是说给大姚跟那些有改革想法的人听的,这些话公开说只是表明他的态度,等大姚之后上位,会有更明确的方向协助他。

大姚听着李锐的话,若有所思。

李锐在会议之后,隔天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他跟自己的赞助商共同出资一个篮球专项基金,基金同时设立「李锐篮球奖学金」丶「李锐篮球鼓励金」丶「李锐追梦奖学金」丶「李锐一NBA训练营」。

「李锐篮球奖学金」一一每年面向全国选拔至多不超过50位有志成为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适龄青少年赴美国寄宿高中留学,并提供留学期间包括学费丶住校费等在内的综合奖学金,直至高中毕业。

「李锐篮球鼓励金」一一每年面向全国放开最多30位,凡是去到NCAA一级联盟跟欧美职业联赛打球的球员,一次性鼓励每人50万美金!

「李锐追梦奖学金一一每年定期资助家庭困难的青训学生丶经济困难的CUBA注册球员一定生活补贴。」

「李锐一一NBA训练营」一一训练营将与教育部门,美国篮球教练协会跟尼克斯队建立合作,

每年邀请5到10名NBA退役球员来华执教,同时与塞拉峡谷高中丶橡树山学院等名校签署「双学籍」协议,达到标准的学员可同步获得中美高中文凭。

这些奖学金丶鼓励金丶训练营的设立,李锐只是起一个头,就有不少赞助商跟企业富豪一起进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