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一折百年> 第037章 月半圆缺逢一曲 常叙今古纳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7章 月半圆缺逢一曲 常叙今古纳五(2 / 2)

“哎……好演员年纪越来越大了,总去演这些,不是糟蹋人?”

如果让年轻人来演,愿意看的人就更少了。安天涯知道这背后的答案,学新媒体营销的他,专业课里面就有两三门是关于传播学的。

课本上的知识,自己的理解,生活中的现实,总会有避不开的矛盾。明知道这样的办法从传播和营销的角度上看,都是最佳选择……可是听过爷爷的话,安天涯也在为了演员们的演绎生命感到可惜。

也不是没见过一些演员隐晦的说过,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去排新戏。

也不是没见过一些评论家,认为演员们应该先把传统戏传承好。

可这份“新”和“旧”,似乎站在每一个人的视角上都有一个更好的取舍——想要用一个相同的标准来规定给演员、观众、评论家,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强制要求每年的演出比例似乎也不可能,旁观者想看“创新”,老观众希望看“质量”……安天涯侧过头看了看正在赌气的爷爷,打开手机翻找起最近的演出。

“这个也是小剧场……”

“预计九十分钟,那又是删减了。”

《游园》《惊梦》,这是出名的片段,但老观众往往会有自己理解,比如安爷爷就喜欢看《幽媾》,而安天涯自己,干脆是更喜欢《狮吼记》这种颇有趣味的戏。

硬要给文艺作品一个商业化的标准,除了可以靠赠票和“补贴”提高的上座率之外,评论家、演员、观众,又该听谁的呢?

那些打着昆曲名义的“戏曲妆造”,动辄上千一套的照片,有多少失去了戏曲原本的美,最后挨骂的却是本就受了伤害的昆曲?

安天涯明白,这是昆曲的难,也同样是檀香扇的难,又或者说是每一个想要在所谓的商品化、市场化中坚守自己的文艺产品的难……

“怎么,后面那场戏你看见没有,据说网上提前就开始卖了,你帮我看看。”安爷爷生气的劲儿过去了,又想起来要孙子帮着看看后面的票了。

“还有那个在茶楼里的评弹,听说在网上可以选位置,你也帮我看看。”

安天涯还在找,没片刻就被一直贴在自己身边,几乎要钻到手机里去的老爷子弄的没办法。

“爷爷,我在找呢。”

安老爷子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你干脆教教我,后面我再买的时候也不用麻烦你了么。”

票买好了,以电子的模式,静静地躺在小程序的票夹里,安天涯又在爷爷不耐烦的眼神里一遍遍的提醒过该怎么在演出前找出票,再找到取票机,把票打印出来。

“那这个电子的不行吗?”

“不行,要取出来的。”

“哦。”

安老爷子没有收藏票根的习惯,半晌还是不明白何苦绕这么个弯来卖票:“那这不是多了个麻烦,还要早一点到了取出来?”

方便买。安天涯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方便的是年轻人,多少老人家还是要到剧场去买,而大多剧场补贴给老人的优惠票,更是标明要线下购票。

“没事,下次我陪您来看就好了。”

“真的?”

“真的,这我还能骗您不成?”

安老爷子开心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