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道至简> 第40章画室烛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画室烛光(2 / 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章画室烛光(第2/2页)

起初只是极轻的触碰,像蝴蝶停驻在花瓣上,小心翼翼地汲取彼此的温度。周苓的唇瓣柔软而微凉,带着香槟的甜气,她生涩地回应着,舌尖不经意碰到他的下唇,两人又是一阵轻颤。陈迹的手臂环上她的腰肢,将她轻轻带入怀中,手掌覆在她揉过脚踝的腿上,轻轻按揉着,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瓷器。加深这个吻时,他想起《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对待刀刃要顺应纹理,对待爱人更要顺应心意,不用刻意用力,只需跟着心跳的节奏,便能抵达最柔软的深处,就像他知道她哪里累,知道她藏在得意背后的疲惫。

一吻结束,两人额头相抵,灼热的气息在彼此鼻尖缠绕。周苓的脸颊泛着红晕,嘴唇被吻得微微肿胀,声音细若蚊蚋:“老师……”陈迹没有回答,只是用鼻尖蹭了蹭她的鼻尖,带着安抚的意味。他拉起她的手,指尖穿过她的指缝,紧紧扣住,然后牵着她走向休息室——那里的桌上堆着他们合作的画册草稿,页脚卷着边,他用铅笔勾勒的构图旁,还留着周苓用红笔标注的“此处光影宜柔,如月光漫过水面”,那是他们上个月改到凌晨三点的成果,纸上还沾着一点咖啡渍。

“坐会儿吧,看你累的。”陈迹让周苓坐在沙发上,转身去给她倒温水。回来时,看到她正翻着那本《庄子》,手指停在夹着银杏叶的那页,眼神温柔。“去年捡这叶子的时候,你还说我‘文人酸气’。”周苓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笑意,“现在倒天天揣着这本书。”陈迹在她身边坐下,将水杯递到她手里,指尖碰到她微凉的指腹,“跟着你,也染上点‘酸气’了。”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柔,“以后,不用再叫我老师了。”

周苓握着水杯的手顿了顿,抬头时眼里闪着光,像落了星星:“那叫你什么?”“叫我陈迹就好。”他伸手从桌上拿起打火机,点燃了那支半截蜡烛——是庆祝时剩下的,烛芯还留着焦黑的痕迹。火苗“噗”地亮起,暖黄的光在墙上投下两人交叠的影子,像幅流动的剪影画。烛光摇曳中,周苓靠在陈迹肩上,头轻轻搭着他的颈窝,栀子香混着他身上的雪松味,缠在一起。

“你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办小画展,只有三个观众,最后一幅画都没卖出去。”周苓的声音轻轻的,像在说悄悄话,“那天你请我吃路边摊的炒粉,说‘总有一天,我们的画能让更多人看到’。”陈迹收紧手臂,将她抱得更紧,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我记得,你当时还说‘就算没人看,我们也一起画下去’。”他想起拍卖会结束时,老藏家拍着他的肩说“你们撑起了北方画坛的未来”,那时他只觉得茫然,此刻抱着周苓温热的身体,感受着她靠在自己肩上的重量,才真正懂得:所谓“未来”从不是冰冷的拍卖纪录,也不是虚无的艺术成就,而是画室里的这束烛光,是怀中爱人的呼吸,是两人一起翻画册时的安静,是想起过往时眼里的笑意——这便是《老子》里“道在蝼蚁,道在稊稗”的真谛:大道从不在高远的哲思里,而在日常的一吻、一抱、一盏烛光中,在与爱人相守的每一个平凡瞬间里。

周苓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描摹着陈迹手背上的纹路,那是常年握画笔留下的薄茧,粗糙却温暖。窗外城市的霓虹模糊成一片光晕,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投进来,与烛光交织在一起。休息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两人的心跳声、烛光偶尔的“噼啪”声,以及窗外掠过的晚风,偶尔卷起桌上的画纸,发出轻微的声响,共同谱写着属于他们的篇章。陈迹低头,在她发顶印下一个轻柔的吻,鼻尖萦绕着栀子香与烛光的暖意——他知道,往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只要有这盏烛光、这个人在身边,便无惧任何未知。因为他终于懂得:真正的“道”,从来不是独行的求索,而是与爱人相濡以沫,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满含心意的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