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2003:从外贸开始> 第1032章 损还是檀总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2章 损还是檀总损(2 / 2)

第二天一早,林泽宇便赶到了公司。王薇已经提前召集了技术团队和市场部,准备好了相关资料。

“林总,这是我们对农智云新系统的分析。”王薇将文件递给他,“他们在泰国和越南的试点,主要针对水稻和香蕉种植,AI系统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自动调整种植策略,反馈确实不错。”

林泽宇翻看着报告,眉头微皱:“他们的模型优化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快。”

“是的。”王薇点头,“而且,他们这次的合作方是国际农业科技公司GreenTech,这家公司拥有丰富的东南亚农业数据,这让他们在本地化方面更具优势。”

林泽宇沉思片刻,开口道:“我们必须加快本地化模型的迭代速度,同时,我们要在东南亚建立自己的联合实验室,与当地科研机构合作,获取第一手数据。”

“已经在联系了。”王薇说,“我们已经在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四国,与当地的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预计下周就能正式签约。”

“很好。”林泽宇点头,“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尉来科技不是只会提标准的公司,而是一个真正能够落地、能够服务全球农业的科技企业。”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确定了新的东南亚战略:加快本地化模型优化,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农智通”海外试点落地,并在三个月内推出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定制化AI种植系统。

会议结束后,林泽宇走出会议室,看着窗外的阳光,心中却并不轻松。

他知道,农智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低价竞争的小公司了,他们正在迅速成长,成为尉来科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对手。

而这场关于农业AI的博弈,也才刚刚进入高潮。

林泽宇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办公室,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我们,不能输。”

林泽宇坐在办公室里,手中翻阅着一份来自泰国农业研究中心的报告。报告显示,农智云与GreenTech合作的AI种植系统在水稻种植中实现了12%的产量提升,同时减少了15%的灌溉用水量。这一数据虽然还未完全验证,但已经足够引起他的重视。

“王薇,”他拨通了内线电话,“让技术团队再加派人手,重点分析他们的模型优化逻辑,特别是针对东南亚气候的适配算法。”

“明白。”王薇的声音传来,“另外,我们已经在泰国设立了联合实验室的筹备组,预计下周就能正式挂牌。”

林泽宇点点头,挂断电话后,继续翻阅报告。他注意到,农智云的新系统在作物生长预测模型上采用了新的多因子融合算法,这让他们在应对复杂气候条件时更具优势。

他沉思片刻,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本地化适配、数据采集、模型迭代、联合研发。

他很清楚,农业AI的真正竞争,不是谁的技术更强,而是谁能更精准地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生态,谁能更快地调整模型以适应本地需求。

“光是提标准还不够。”他自言自语,“我们必须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市场,了解他们的土壤、气候、作物、农民习惯,才能做出真正有效的AI系统。”

他转身拿起电话,拨通了技术总监的号码:“我需要一个专门的东南亚农业数据采集小组,目标是在三个月内完成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四国的主要农业区数据采集,并建立本地化模型训练机制。”

“林总,这个任务量不小。”技术总监有些迟疑,“我们需要协调当地的合作机构,还要处理数据合规问题。”

“我知道。”林泽宇语气坚定,“但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如果农智云能在东南亚做出本地化系统,我们尉来科技也一样可以,而且要做得更好。”

挂断电话后,他回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调出“三层标准体系”的最新版本,开始逐条检查。他要确保这个标准体系既能保持全球统一性,又不会限制各国的本地化创新空间。

“标准化不是束缚,而是桥梁。”他低声说道,“我们要做的,是让全球农业AI既能互联互通,又能因地制宜。”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映照出他略显疲惫却坚定的神情。

就在这时,张磊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林总,刚刚收到消息,GreenTech的CEO下周将来北京,据说是要和农智云商讨进一步的合作。”

林泽宇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看来,他们是真的要把市场做大了。”

“你觉得他们会主动找我们合作吗?”张磊问。

“可能性不大。”林泽宇摇头,“GreenTech是国际农业科技巨头,他们更倾向于与本地企业合作,而不是加入我们的标准体系。”

“那我们要不要主动接触他们?”张磊试探性地问。

林泽宇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可以接触,但不是为了拉拢,而是为了了解。我们要知道他们的战略方向,也要让他们知道,尉来科技不是他们的对手,而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张磊点头:“明白了,我来安排。”

林泽宇看着窗外,心中却已经盘算起下一步的策略。他知道,农业AI的全球化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尉来科技必须在这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他低声说道,“而是谁能真正推动农业的进步。”

他回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做企业,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创造价值。”

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我们,要走得更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