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思维提升,隐形技术新方向!(第1/2页)
张明浩可不是开玩笑。
他是真要锻炼。
《正确感知》能力辅助进行科研效果太好了,他迫不及待希望得到第二能力。
但是,系统升级需求也高。
打开系统界面查看——
【思维:79。】
思维评估数值一直停留在79点,他总是感觉马上就要涨上去了,但似乎总是差上那么一点儿。
“这个属性应该和实验、成果之类没有关系,纯粹就是知识量!”
“知识量大,了解更多基础原理、深层次的规律,才能提升思维……”
近一段时间,都在忙碌于项目、实验。
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太少,也就导致思维数值一直没有获得提升。
【学术名望:589。】
从负值到589的跨越式提升,得益于两篇论文的发表。
一篇是《应用数学期刊》上的《七种高阶定式的近似变换》。
另一篇就是新物理发现上的实验论文了。
《中国物理学报》快讯上的实验论文获得了大量关注,新闻媒体出现了大量的报道,他的名字也被反复提及。
学术名望也因此不断提升,但实际上,提升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七种高阶定式的近似变换》论文发表没多久,学术名望已经超过三百点。
《中国物理学报》快讯上的实验论文,吸引了大量媒体报道,但到现在学术名望也只提升了不到三百点。
“看来学术名望确实和媒体报道无关,名气再大也不影响学术圈,或者影响很小……”
“学术圈?对啊!”
“学术名望,会不会是学术圈对自己学术能力的评价?”
“这就能说的通了!”
数学论文直接说明了数学水平。
通过实验发现新的物理现象,不一定代表多强的科研能力。
也许只是运气、巧合,甚至说,大多数新物理发现,运气都占据很大成分。
【财富:约149万。】
财富是最不用担心的。
和新创科技合作的千万级项目,经费都在学校的账户里管理。
过上几个月,项目完结进行结算后,剩余的经费都会属于自己。
那可是大几百万!
学校也给了五十万奖金,只是还停留在施校长的口头承诺上,具体到账大概率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身体:62。】
这是最难啊!
过去的半个月,他一直都有进行早锻炼,但身体评估数值也只是上涨了‘1’点。
半个月,一点。
正常来说,提升速度也只会越来越慢,因为早锻炼的强度是有限制的。
当身体适应了早锻炼的强度,自然就不会再有提升。
所以,一定要锻炼!
“问题是,身体评估数值,指的是健康还是健壮?”
这个问题很困扰。
仔细想想,似乎有些杞人忧天,身体数值才刚有个及格分。
及格分,怎么锻炼都能提升吧!
在确定要进行锻炼后,张明浩特别制定了个时间表。
早上,持续慢跑。
下午和晚上,各拿出一个小时时间,利用健身器械做运动。
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混在一起。
总归就是多做运动!
……
制定了计划,就要按计划坚持去做。
上午是上课时间。
在坚持跑步完成了早锻炼后,张明浩迈着疲惫的步伐走进了教室。
好多同学主动打招呼,“张明浩啊!”
“来了!”
认识、不认识的同学都凑过来,“你们发现那个实验现象还真是牛啊!”
“我看报道说,这个技术能让飞行器无视空气阻力了!”
“就像外星人的飞碟……”
“那说的太夸张了!”
张明浩笑着回了几句,“就是个实验发现,对空气流动性影响很小,人体几乎是感受不到的。”
座位旁的人越来越多。
后排还有同学站起来听他在讲什么,还有不少人指着这边窃窃私语。
他是学校的名人了。
现在新闻上还在不断报道着,似乎都没有停下来的趋势,而报道的重心已经从‘现象本身’转到了其他因素上。
比如,是国内团队完成的发现。
在近代科学史上,绝大部分基础物理的发现人都是国外学者。
国内基础科学研发起步晚,到了发展迅速的时间段,基础物理方向已经长期停滞不前,自然也很难有什么新发现。
有国内团队发现了一种基础物理现象,自然值得国内媒体大书特书。
另外,物理现象本身也很重大。
有人把新现象与‘超导现象’的发现放在一起做对比,并认为新现象本身可能会让物理学多上一门学科。
以后,则会多出一种高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