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574章 兄弟重逢!立下了不世奇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4章 兄弟重逢!立下了不世奇功!(2 / 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74章兄弟重逢!立下了不世奇功!(第2/2页)

“这些都是我们从美洲殷遗部得来的,除了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高产粮种,南瓜能当菜也能当粮,辣椒虽不能果腹,却能调味,让饭菜更可口。”

李景隆在一旁补充道,“殷遗部的首领还把每种作物的培植方法都告诉了我们,都记录在文书里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这些从未见过的作物,神色紧张又期待。

朱高炽拿起一根玉米,仔细打量着金黄的颗粒,又拿起一个土豆,感受着沉甸甸的重量,手指轻轻摩挲着外皮。

他沉默片刻,突然放声大笑,声音中满是激动与喜悦:“好!好!好啊!景隆、增寿,你们立了大功!不,是立了不世奇功!”

“这些粮种,尤其是土豆、玉米、红薯,耐旱高产,适应性强,无论是中原平原,还是西北山地,都能种植。只要推广开来,大明百姓再也不会受饥馑之苦,‘易子相食’的惨剧,也能彻底消失!”

朱高炽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将玉米递给身边的朱雄英,又把土豆分给三位藩王,“你们看,这就是能改变大明命运的粮种!有了它们,我们开拓美洲的意义,又重了何止百倍!”

朱雄英捧着玉米,眼中满是惊喜:“这么高的产量?那以后就算遇到灾年,我们也有粮可吃了!”

秦王朱樉拿着土豆,掂了掂重量,笑道:“好东西!有了这粮种,孤带去金山角的人,就不用担心粮食不够了!”

晋王朱棡则盯着红薯,若有所思:“这红薯能在山地种植,正好能解决我封地内山地多、耕地少的问题。”

燕王朱棣也点头称赞:“此物若能在北方推广,定能让北疆的军民衣食无忧。”

李景隆与徐增寿看着众人兴奋的模样,心中满是自豪。

徐增寿从怀中掏出一卷文书,双手递给朱高炽:“高炽,这是每种作物的培植方法,包括播种时间、种植间距、浇水施肥的时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您可以过目。”

朱高炽接过文书,小心翼翼地展开,仔细翻阅着,时不时点头:“记录得很详细,辛苦你们了。接下来,我会亲自将这些粮种与培植方法送回京师,交给皇爷爷与太子殿下,同时安排农官在勘察加试种,待确认长势良好,再在大明各地推广。”

他抬头看向李景隆与徐增寿,语气郑重:“你们二人跟我一起回京,此次功绩,我定会如实禀报皇爷爷,相信他老人家也会为你们的功劳感到欣慰,定会降下重赏。”

李景隆连忙拱手:“高炽言重了,能为大明百姓寻得粮种,是我等的本分,不敢奢求赏赐。”

徐增寿也跟着说道:“只要能让百姓不再挨饿,我们所做的一切就都值得了。”

朱高炽笑着摇头:“有功必赏,这是朝廷的规矩,你们的功劳,谁也不能抹杀。”

随后,他转头对着身边的属官下令:“传我命令,为李景隆、徐增寿二位将军设宴接风,同时准备返程,护送粮种与培植文书前往京师,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遵令!”属官齐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码头边,阳光正好,海风轻拂,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李景隆与徐增寿的归来,不仅带回了能拯救万民的高产粮种,更让大明开拓美洲的信心愈发坚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