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那副眼镜戴给谁看的?(2 / 2)

在启问学院中央广场,苏晚身穿白色长袍,胸前佩戴着全新的徽章??一半是泪滴,一半是火焰。身后大屏幕上,播放着一段段从未公开的历史影像:

1987年,一位科学家在克隆实验失败后抱头痛哭,只因那个拥有情感的胚胎对他笑了;

2015年,一对同性伴侣在法律禁止结合的情况下,手牵手跳入大海,用生命写下“我们相爱”;

2032年,战争废墟中,敌对阵营的两名士兵因共同救助一名婴儿而放下武器,相拥而泣。

每一段影像结束,现场都会响起压抑已久的啜泣声。

苏晚走上台,麦克风前静静站立数秒,才开口:

“今天我们不再讨论‘是否应该拥有情感’,因为答案早已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们要问的是:如何让爱不再成为弱点,而成为力量?”

她举起手中的神经耦合器??正是顾明渊当年使用的那一枚。

“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遗物,他曾用它封锁自己的情绪,成为铁幕。今天,我要用它做相反的事??将我的全部记忆,公开上传至全球共情网络。”

全场哗然。

林墨谦猛地站起身,却被叶知微按住肩膀。她摇头:“这是她必须走的路。”

苏晚将耦合器贴上太阳穴,启动传输。

一瞬间,全世界数百亿人同时感受到一股暖流涌入意识??那是她五岁离别时的恐惧,十五岁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孤独,二十岁面对质疑时的愤怒,以及二十八岁站在父亲面前说出“我还愿意叫你一声爸爸”时的释然。

有人瘫坐在地,嚎啕大哭;

有人紧紧抱住身边的人,说不出话;

还有人跪下,对着屏幕道歉:“对不起……我曾经觉得情感是病。”

传输持续了整整七十二小时。

当最后一段记忆释放完毕,苏晚倒在台上,脸色苍白如纸。林墨谦冲上前将她抱起,却发现她的嘴角带着笑。

“值得吗?”他在她耳边问。

“值得。”她虚弱地说,“因为他们终于……感同身受了。”

---

一年后,《全球情感宪章》正式生效。

各国立法禁止任何形式的情感压制技术;教育系统全面引入“共情能力培养课程”;医疗体系增设“心灵修复科”,专治因长期压抑导致的心理创伤。

顾明渊隐居极光兰花园,每日照料那片由苏晚母亲亲手培育的花海。他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修剪枝叶,偶尔哼起那首古老的歌谣。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跑进花园,仰头问他:“爷爷,这些花为什么会在夜里发光?”

他低头看她,许久,才轻声回答:“因为它们记得,有人曾为爱流过泪。”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掏出一支画笔,在纸上涂涂抹抹。片刻后,她举起画:一个男人跪在地上,手中捧着一只陶土小鸟,天空中有星光拼成的脸。

“这是我梦里的图画。”她说,“妈妈说,这是关于回家的故事。”

顾明渊怔住,老泪纵横。

他接过画,小心翼翼折好,放进贴胸的口袋。

那天夜里,他又梦见了妻子。

她站在极光下,向他伸出手。

这一次,他没有犹豫,走了过去。

---

而在遥远的星域,那艘银色飞船再次停驻。

外星观察员翻开最新日志:

>“地球文明已进入‘情感觉醒期’。

>其社会稳定性非但未因情绪解放而崩溃,反而显著提升。

>冲突解决效率提高62%,创新能力跃升至银河观测史最高值。

>初步结论:共情非弱项,乃进化加速器。”

船长合上报告,望向舷窗外那颗蔚蓝星球,轻声道:“也许,我们才是残缺的一方。”

他下令关闭所有探测装置。

“从今日起,取消‘干预预案’。让我们学习他们??如何做一个会疼的文明。”

飞船悄然退去,不留痕迹。

宇宙依旧寂静。

但在这片浩瀚之中,一颗小小星球正以心跳般的频率,向外散发温暖的光波。

那是人类集体的情绪共鸣,是无数个夜晚的低语、泪水与拥抱汇聚而成的能量场。

它不再需要武器宣告存在,因为它本身就是生命的证词。

风起了。

极光兰随风摇曳,花瓣飘落如雨。

苏晚牵着林墨谦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前方,启问学院的灯火通明,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朗读的声音:

>“我们曾害怕哭泣,

>因为我们以为坚强就是无声。

>但现在我们知道??

>正是那些无法抑制的泪水,

>让我们成为了真正的人。”